《老子》也说“不执着”

《道德经》越过历史千载,影响人心无数。文人与村夫、达官与小吏皆有它的信徒。它的“利”,小则陶冶身心,大则治国平天下;它的“用”,在无为,无言,无名;它的生机,在你说,我说,他说中。

重温经典,总在莫名时。当身在异地,与周围人都不相熟,于是周围的人更像是自然的一部分。此刻,仿佛身处世外,气静心平,《道德经》的文络常浮现于眼前、流连于脑海。经文言简,虽忽有所感,却又琢磨不定。

一次,读南怀瑾所注《道德经》——《老子他说》,深感其言,但这本“他说”并没有说尽八十一章经文,遗憾良久。

后读《六祖坛经》,读至五祖弘忍为慧能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顿悟,师傅就再没讲《金刚经》的后面部分了,而是将衣钵传于他,这就是六祖。读至此处,不禁有问,为什么五祖不为慧能讲完《金刚经》呢?

静思忽想,慧能已悟,还要这剩下的经文有何用!这一刻,我突然想到《道德经》中所主张的 “虚”,“谷”,“不盈”的道理。“盈满” 应是预示着某种“坏差”。或许,能领悟经书精髓的人,不需要穷经皓首,这是“不盈”之用;相反,皓首穷经的人,常常离 “悟” 愈行愈远,这是 “盈” 的效果。就在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南怀瑾老师为何没有注释完《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原因,半部足以。其实,古人半部论语即可治天下。想到此,当初的遗憾也涣然冰释。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道德经》说“不知足,妄做,凶”。其实,人们在说《道德经》的同时《道德经》也在说着人们,每个中国人都有道家的一面便是明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慧能   道德经   涣然冰释   半部论语   皓首穷经   小吏   达官   村夫   衣钵   金刚经   明证   人心   经文   知足常乐   美文   老子   执着   遗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