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止网络沉迷

携手防止网络沉迷

据报道,《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低龄触网趋势更加明显。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将达到1.8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将在学龄前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这一趋势还在逐年增加。在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存在沉迷游戏、短视频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沉迷于互联网,无论是游戏还是短视频或其他网络功能,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对身心产生影响。当然,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瘾带来的危害更大,如耽误学业、失明、精神不振,甚至对其人生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正因如此,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沉迷体系,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互联网,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避免网络依赖、滥用、沉迷等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在控制和引导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极端思维。比如因为沉迷游戏或短视频的问题,游戏或短视频被视为“巨兽”,其存在的意义被完全否定。过度沉迷游戏肯定会损伤身心,但在休息时间体验一场游戏,合理控制游戏时长,也是劳逸结合。短视频已经成为消磨时间的利器,但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也能拓展青少年的视野,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认可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然而,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网络和游戏挤压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忽视了孩子的娱乐需求和交往心理,从而对亲子关系造成伤害,甚至引发激烈的亲子冲突。这一结果无疑提醒家长了解游戏背后不同世代的差异,看到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通过改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娱乐和心理需求。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必然会接触到游戏、短视频等网络功能。几乎不可能将它们与网络隔离,这种隔离意味着将它们与网络红利隔离。

因此,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正确认识游戏、短视频等网络功能的利弊,进而构建一套利最大化、弊最小化的管控体系,让青少年享受互联网红利。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完善防沉迷系统,减少青少年的游戏时间,严格控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总时间,限制未成年人尤其是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小学生”)的游戏内消费。同时,在现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管,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玩游戏的情况,使防沉迷的围墙更坚固。这是整个游戏行业的责任,不仅需要头部企业带头,更需要行业形成统一的标准,避免对青少年保护形成洼地,影响青少年保护成果。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生存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孩子终身发展的要求。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媒体,培养良好的媒体接触习惯,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防沉迷、抗诱惑能力,是造福当下、造福未来的大事要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网络   红利   未成年人   家庭教育   美文   中小学生   媒介   成年人   网民   青少年   能力   功能   孩子   时间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