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孩子们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总是很好奇,喜欢去触碰它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许多孩子也因为好奇,总是不小心将东西弄坏。

一天,小梅带着儿子去超市买东西。在进到超市之后,小梅的儿子就被超市里的各种食材产生了好奇心,一路上跟在妈妈后面东看看,西摸摸。当小梅的儿子走到摆放着鸡蛋的柜台时,他对表面圆圆滑滑的鸡蛋很是好奇,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摸,然而,当小梅的儿子收回手的时候,却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一盒鸡蛋,鸡蛋一下子掉落在地上,摔坏了。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超市里的店员听见动静之后就走过来,当她看到摔坏在地上的鸡蛋后,便用很不好的语气对小梅说:"你儿子摔坏了我们的鸡蛋,你们要用十倍的价钱来赔偿。"


而小梅在听到店员的无理要求之后,回怼说,"我儿子打坏了你们店里的东西是我们不对,我们理应赔偿,但是你们店里也没有明确规定说打坏东西要10倍赔偿,你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我并不认同。"店员听后无言以对,最终只收了打坏了的鸡蛋原本的价钱。超市围观人群也纷纷称赞小梅的做法。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路人为何称赞小梅的做法?

1、是非分明

小梅在儿子不小心摔坏鸡蛋后,并没有袒护儿子,而是承认儿子的错误,并接受合理的赔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梅对待事情是非分明,不盲目袒护的态度,这也是小梅被路人称赞的原因之一。

2、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面对超市店员提出的不合理的赔偿要求 ,小梅没有妥协,而是和店员据理力争,最后只支付了应付的赔偿,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父母理智对待事情对孩子的影响

1、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

都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在平常生活中,父母们遇到事情能够理智对待,公正处理,这在无形之中也传递给孩子一种正确的三观,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慢慢形成正确的三观,知道应该怎么更好地处理事情。

2、孩子学会合理维权

父母常常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面对不合理,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时,能够采用合理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孩子通过看到父母的处理方式,在日后如果自己遇到同样不合理的事情时,也会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小孩

1、做好榜样

科.达勒维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们在生活在做好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远比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几番说教来得更有效果。

在平常生活中,孩子们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家长们,不免会模仿学习父母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因此,父母们做好榜样对教育好自己的小孩有着重要的作用。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2、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知错能改,孺子可教也。孩子在小的时候对于事情的对错还没有相对全面的认识,需要家长们在生活中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慢慢培养他的是非观。

但有一些家长会因为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犯错时没有及时纠正,甚至是放纵,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不好影响。

所以,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3、采用正确的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还是要注意采用合适、正确的方式,例如和孩子讲道理、设法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等,而并非是大声责骂孩子或者打骂孩子,这样的话,既可以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摩擦,也能够让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有充分的吸收。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孩子难免会由于好奇心而犯一些错误,父母们应该及时纠正。父母也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要想孩子成为一个教育良好、有担当的人,家长们就要做好自己,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男孩摔坏超市一盒鸡蛋,店员要求十倍赔偿,妈妈的做法令人称赞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店员   是非分明   鸡蛋   超市   美文   不合理   好奇心   榜样   做法   权益   儿子   父母   事情   正确   男孩   错误   妈妈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