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知识点分享

小鱼学中药学的时候,背四气五味,背每一味药背得头大,弄到最后觉得还是解表药最熟悉,越往后越混。我的总结其实还是比较精简的,没有对每一味药都进行笔记,而是对总论和个论中有特点的药物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同样学中药学课程的同学有帮助,也给大家进行知识分享。如果觉得有帮助,不要忘记给辛苦总结的小鱼点赞哦。

中药学知识点分享


中药学重要知识点


1、最早

秦汉: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365味药,三品分类

2、魏晋南北朝:首创药物自然分类法【本草经集注】

梁朝【陶弘景】730味药

3、南朝: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

4、隋唐:第一部官修本草,首创图文对照,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专著【新修本草/唐本草】

5、宋朝:现存最早的完整流传的综合性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慎微

6、北宋设立国家药局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7、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

8、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1892味药

9、民国:【中国药学大词典】

10、现代:包括藏药、蒙药和维药【中华本草】



1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即质优效高


12、四大怀药: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怀地黄

川黄连、川花椒、川续断

广东砂仁,广陈皮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滇三七

山东阿胶

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


13、叶类药材:花蕾将或正开放时采集

根茎:春夏时节多阴历二、八月

动物类:避开生殖期/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夏末秋初捕捉


14、中药的炮制目的:

·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干燥药材,便于储存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15、醋制入肝经

盐制入肾经

蜜制入肺经


16、中药的性能和中药的性状

中药的性能: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17、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寒热温凉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酒炒则升,酸炒收敛,姜汁炒则散,盐水炒下行

18、中毒: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


19、中药的配伍:

七情单行、相须同效同用、相使主辅共用、相畏被降低毒副、相杀低毒副、相恶降低药效、相反同用成毒


20、用药禁忌: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1、烊化即融化

先煎矿物贝类有毒药材后煎芳香药材,贵重药材最后放


22、麻黄:发汗解表之要药

生姜:呕家圣药

辛夷:治疗笔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

石膏: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

栀子: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黄芩:治疗肺热咳嗽之要药

黄连:治疗泻痢之要药

连翘:疮家圣药

土茯苓:治疗梅毒之要药

败酱草:肠痈腹痛之要药

射干:咽喉肿痛之要药

半边莲:治疗热毒所致疮痈肿毒常用药

牡丹皮: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大黄:积滞便秘之要药

芒硝:治疗实热积聚、大便燥结之要药

木瓜: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

茯苓:利水渗湿之要药

茵陈:黄疸要药

附子:回阳救逆第一品

肉桂: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高良姜:胃寒脘腹冷痛常用药

木香:治疗泻痢后重之要药

香附:妇科调经之要药

山楂: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白及:收敛止血之要药

艾叶:妇科安胎之要药

炮姜:温中散寒之要药

川芎:气滞血瘀诸痛症之要药


朱砂:清心镇惊安神之要药

酸枣仁:养心安神之要药

石决明:平肝凉肝之要药

中药学知识点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知识点   李时珍   本草   药石   圣药   中药学   黄连   药学   人参   专著   美文   药材   禁忌   不当   药物   中药   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