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4000余群众出行方便,德阳中江山村900米“断头路”启动硬化

“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十几年,今天这条路终于开工了!”6月30日上午,在30余名村民代表的见证下,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三金村7组至新龙村2组“三新路”硬化工程正式开工,三金村7组59岁的村民毛永敏兴奋不已。

对于三金、新龙两村共计4000多群众而言,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多年来一直制约当地发展的“断头路”将被打通,蜕变成一道实实在在的“连心桥”。

为4000余群众出行方便,德阳中江山村900米“断头路”启动硬化

俯瞰正在建设的“三新路”

难筹资 900米泥巴路十多年未改善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何村民们如此激动?

原来,这条约900米长的泥巴路,是数十年前两村村民投工投劳自发修建的。当时,如今的新龙村2组尚属原古店乡,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集凤镇。因道路未硬化,机动车通行不便,部分村民到集凤场镇赶集、办事须从古店方向绕行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状况不佳,还直接影响了当地农产品外销和产业发展。毛永敏家里种植了辣椒、生姜、芋头、茄子、苦瓜、丹参等蔬菜和中药材,如果运到德阳、广汉销售每年可以挣一两万元;然而一旦下雨,“三新路”往往就难以通行,只能就近销售甚至烂在地里,“现在家里都还有一两千斤土豆运不出去,只能拿来喂猪牛羊。”

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村民出行和当地经济发展,这也让该路段成为集凤山区最突出的“断头路”之一,然而十多年来,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却难以落实。“我们曾多次研究,发现即使顺利报批交通项目资金,还需要村民自筹20万元左右,因此一直推进缓慢。”集凤镇党委书记曹勇说。

为4000余群众出行方便,德阳中江山村900米“断头路”启动硬化

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

巧应对 “化整为零”解决资金难题

党史学习教育尤其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以来,中江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对照要求、立即行动,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集凤山区这一“断头路”情况,随即将其列入部门“办好民生微实事”清单计划,并通过内部研判和走访调查,找出该路段“筹资难”和“协调难”两大症结。

“找出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中江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霞介绍,为解决“筹资难”,逐渐形成了“化整为零”的思路。

具体而言,就是将原本需要村民自筹的资金尽量分摊,从而减轻村民的压力。中江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积极协调对接交通、民政、慈善会、集凤镇党委政府等部门机构,通过报批交通项目资金、慈善会捐赠等方式,共筹措资金32万余元。这一过程中,需要村民自筹的费用从20万元左右减少到了3万元左右,“三新路”硬化工程得以迅速启动。

开工现场,30多位村民自发投工投劳,进行路面清理工作。“该路段将建设宽3米、厚18厘米的混凝土路面,预计一个月内完工。”项目负责人刘忠喜表示。

为4000余群众出行方便,德阳中江山村900米“断头路”启动硬化

开工仪式现场

谋发展 带动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打通“断头路”,是中江“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三新路”硬化工程开工,让当地看到了发展新契机。

曹勇介绍,集凤大力发展白芍、丹参、桔梗等中药材种植,常年规模在3.5万亩左右。“三新路”硬化通车后,随着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预计可在古店片区新增两三千亩,将原先的分散种植规模化。“我们将加强协调,让中药材产业向三金、新龙两村延伸,让两村发展和全镇同频共振。”

为4000余群众出行方便,德阳中江山村900米“断头路”启动硬化

未硬化的“三新路”

过去,集凤当地农产品外销至德阳、广汉只能绕道中广路,“三新路”打通后预计将节省12公里。目前,已有业主准备在当地流转约500亩土地,种植菊花。

下一步,中江县将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和重要抓手,全心全意为群众纾难解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截至目前,中江共收集到全县各级各部门‘办好民生微实事’事项1150件,各级各部门已解决完成500余件,其余事项正在有序推进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中江   断头   广汉   凤山   新龙   泥巴路   德阳   中江县   群众   党史   中药材   县委   路段   山村   美文   村民   资金   交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