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机制,不断重复练习



“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凡是能简单得到的,人就不会选难的;有短的反馈回路,人自然不会选择长的,这就是大脑做选择时的默认逻辑。

在缺少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察觉这一点。

好在我们可以觉醒。

觉醒就意味着看清,意味着主动改变默认设置,并做出新的选择。

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很多人不愿意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这个观点看似合理,实际上非常可笑。从大脑的学习机制推断,无论学习一项技能,还是养成一个习惯,背后都是相关神经元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关联过程。那么在一开始、在神经元关联很弱的情况下,做不好是正常的。 我们无法在刚学琴时就弹出流畅的曲子,也没办法一下子轻松地坚持早起。

在做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先想想自己的现实状况,给神经元更多的关联时间。

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好,我们还要学习干什么呢?所以沉下心来去做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神经元   这一点   回路   推断   取向   美文   曲子   早起   天性   浮躁   认知   基因   流畅   大脑   机制   不好   技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