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弟的大作

老村

文/韦嘉豪

一转眼离开家乡小二十年了,平时在城市讨生活,很少回老家。逢年过节回家,待不了几天就返城了。也一直没怎么注意家乡的变化,只知道老家的楼房越来越多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今年国庆节,郑州刚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疫情封城,一解封大家都憋坏了,像出笼鸟四面八方地往外跑,放开了撒欢儿。

恰逢国庆大放假,公司的生意也不太忙,就和朋友们交代一声,趁个老乡的车就回老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心情轻松地连一路上堵车都没有当回事儿。本来两个半小时的路程硬走了快五个小时才到县城。

下午三点多到县城,就跑到老同学张国强管理的君平饺子馆吃老家名吃洛宁蒸肉了,因为回来的晚了,老同学回家休息了,没见上面,美美地吃了一顿饭,就拦个公交车回家了。老家距县城也就隔了条洛河,十几分钟就到家了。

在家美美过了一夜,第二天去邻村看望独居的姑妈。她们村以前人口住的集中,后来大都陆陆续续搬到靠近公路边了。原来的老房子也就没有人居住了,农村人老屋情节又重,以前的院子虽然荒芜了,可是老屋仍在顽强的屹立着。不过也到处有修修补补的痕迹。

我姑妈家就有三大间上房老屋和一间喂养牲口的小屋。上房前两年翻了修,但是没有人住,里面的旧家具还证明着十几年前的历史。小屋已经破败不堪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姑妈还打开老旧的门锁,进去看看。都把我吓了一大跳,总害怕老屋突然塌下来砸着她老人家。我说,“姑妈,你前院的新砖瓦房都放旧了没人住,你还管着老土屋干嘛呢?谁回来住啊?”,姑妈理了理花白的头发说,“祖业难舍啊,我活着就不能看着它倒塌了,至于你们将来怎么样,我那时也看不到了。反正我就是不能让它在我下世之前坍塌了!”。我也无可奈何地没话接了,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感情寄托。我也尊重姑妈的想法。

这几十年我们确实是发展的太快了,种地虽然收入没增长多少,可是打工潮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了。几乎家家都在靠公路边的地方新盖了楼房,老村的旧房屋就成了被遗弃的老物件了,留着又没有什么用,扔了又舍不得,就那么一年又一年地在风雨中默立着,等待着自然倒塌的命运。

农村人口的往城里奔,在老家的年轻人也把家安在马路边,以前的老村就更像一个老村了。由于以前的老屋集中密集,左邻右舍的挤在一起,房产地界很难清楚地区分开来,再说收回经营老村的成本还没有在马路边上化块宅基地划算,所以老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国家倡导乡村振兴,老村的处理是一个大问题,除了个别留守老人,整个村落空落落的,连小毛贼都不光顾的。确实是一种浪费和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洛宁   工潮   祖业   前院   邻村   弃之可惜   姑妈   楼房   美文   县城   老家   小屋   家乡   确实   公路   兄弟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