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依恋

今年五一,像以前那样,没有出游计划,而想呆在“家”里写博。星期一下午突然下雨,雷声不那么激烈,可闹得人很不安,我把电脑关了。雷雨停了,干什么呢?对了,就看舞蹈!我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来不及看的待日后欣赏。

次日早起,是个阴天。驱车上街买菜,天又下雨,不过很快停了。桥还没有修好,临时搭的桥也垮了,因此上街不得。沿着小河堤东进,拱桥也毁了,那里铺了钢筋木板,别人骑车过得,我却不行,于是停车在路边瓦舍前,步行上街买菜,路程也不远。

山洼楼园,曾经是小学旧址。我在那里工作了一年。这里三月绵绵的春雨和梯田金黄的菜花,夏日黄昏的雷雨和窗外虫鸣,夏夜高楼上的云月和灿烂的银河,还有洼村的小桥流水,至今叫我留恋。

终于到了五一节,幽园漫步,不由喝彩。清风送爽,山川万木新,绿如潮涌。一只喜鹊飞落高楼叫唤,翠兰爽神,紫李火叶悦目。步下台阶,透过围墙,仍可见绿麦深深,油菜果青而带黄。此时我感到身上阳光滚烫。远望,行人打伞赶路,车鸣柳道北上。此节,乡下人忙于耙田、插秧,商人忙于进货。我也有事要做,可就是做不成。放假前厨师叫我提水,但这只顾烧饭洗浴用,衣服、被单和被套只有等收假了再洗。

外面好风光,思忆青春年代。凉亭从教,一个黄昏,我骑自行车到汤河买菜。一路上,田畈油菜堆垛,散发出特有的气息。天色已晚,当我走进汤河乡小街头边的一间小铺时,天已黑了,瓦舍亮着一盏灯。售货员是一个年轻而漂亮的女郎,玉手十指修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如今,记不得当时旧街的样子了。

屈指一算,不知不觉,我在这里工作整整十五年了。今年秋天,由于工作调动,我将搬迁小镇;我也早已想换个地方,但对此地无比留恋。

那天驱车上街买菜,才发现此地无限风光。大河横贯西山楼前,修竹弯弯,巨樟撑起绿盖。河岸兰蕉火红,种些绿枣。柳道蝉鸣,桥溪草深,藤缠老树。到小学旧园,就是从这儿进去。

继续驱车往北,在桥头一家商店购物已毕,走出小街,停车河边。呵呵,又看见了一块块绿棉开着粉花,勾起童年;芝麻花也白皑皑夺目,煞是好看。

下地拍照,伫立河岸东望,烟山如梦,栗林倒映清池。东街小楼横排,西村瓦楼映万绿。巴茅扬红穗,且折一支柳,又闻到那久违的气息。我累了,不由坐在绿色的草毡上,远望大道往凉亭延伸。来路,粉笔人生辗转山水,尝尽了酸甜苦辣。

漫步田道,豇豆垂挂。流水潺潺,地边擎几支黄花。满田稻谷低首,蝉鸣噪耳。美丽的田园,充满艰辛。

东园玉楼高,乡间跳舞的人都走了。夕阳落山,在雪松之间燃烧,霞光四射。多么美好的时光!且登楼,凭栏眺望,久久不肯回楼。

眺望西山,绿栗葳蕤。月亮高高,俯瞰这美丽的乡村。那不是年轻时春晚勾起伤感的月亮,而是我对北村的最后一瞥。


2016-5-3

2016-8-20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最后的依恋

2011-6-3~2011-6-7栗花飘香---汤河拍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东街   霞光   老树   山川   山洼   黄花   西山   瓦舍   春雨   凉亭   月亮   河岸   油菜   美文   黄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