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的制作工艺

银针的制作工艺

资溪白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资溪白茶最早在清代同治年间《资溪县志》就有记载,时称为“白毫”,属资溪重要物产之一,其造茶法为“三月谷雨前采最嫩者一叶一枪(芽)摊干,用锅烧热入叶炒之,乘热搓揉炭火焙干,泡色淡而香味较胜”。

银针的制作工艺

资溪白茶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凤羽,具有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等特点。

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关键在于萎凋。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资溪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白茶、贡眉、寿眉)。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福鼎白茶得天独厚,原料分别取自于当地特有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

银针的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较白牡丹、贡眉早。

春茶为最佳,叶质柔软,芽心肥壮,茸毛洁白,茶身沉重,汤水浓厚、爽口,所以春茶中高级茶所占的比重大。

白毫银针:采时只在新梢上采下肥壮的单芽,有的采下一芽一、二叶,采回后再行“抽针”。

白毫银针,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故名。

寿眉虽然原料较粗糙,但其汤色更深,汤味更醇厚,香鲜纯美,在保健效果上,有独到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银针   福鼎   芽茶   资溪   茸毛   肥壮   白茶   文火   春茶   茶树   大白   美文   牡丹   滋味   品种   原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