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题图 / Ben McLaughlin

傍晚六点下班

换掉药厂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几瓶啤酒

如此生活三十年

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

淹没心底的景观

在八角柜台

疯狂的人民商场

用一张假钞

买一把假枪

保卫她的生活

直到大厦崩塌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

忧伤浸透她的脸

河北师大附中

乒乓少年背向我

沉默的注视

无法离开的教室

生活在经验里

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

在他脑海中奔跑

作者 / 姬赓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确一幅大厦崩塌的景象,国企改制,打破铁饭碗,下岗潮汹涌,未来淹没在大厦崩塌溅起的巨大尘埃里,每个人都是迷茫和绝望的。

这首歌用第一人称,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简洁有力的勾勒了一个职工家庭在被将倾的大厦碾为齑粉之前的一幕。

计划经济时代,大工厂按部就班的日子,其实有着某种被保护的孤岛式的温馨与浪漫,但是保护壳即将破碎,在粥熟之前喝一杯啤酒的“小确幸”将被巨大而不确定的不幸所取代。

即将下岗的妻子要凭借什么来捍卫自己的生活?一张假钞换来一把玩具枪。在还没有超市的年代,有着把顾客与商品分隔开的“八角柜台”的人民商场,能去购物本身就显得足够疯狂了。而以假易假的交易行为本身,就隐喻着那个时代是被某种虚假的东西支撑着,大厦的倒塌其实像戳破一个肥皂泡一般轻易。但人是真实的,时间也是真实的。假枪既不能杀死一个人,也不能完成一次自杀。

我们可以将那个乒乓少年看作是下一代,故事主人公“我”的儿子。在河北师大附中,他为何背对自己的父亲。身为生活绝望者的父亲,仍然沉默地注视那间教室,固然父亲仍然对下一代怀抱着期望,但他也知道这种大厦崩塌的现实,少年不可能没有体会。绝望就像洪水,不可以用意志的坝体来拦截。

“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经验是靠不住的。三十年的安定往往会带给人一个“这就是永远”的假象。黑天鹅灰犀牛说来就来,永远随时会被打破。就像当下已经享受四十年发展红利的两代中国人,好像很难理解为什么突然就会有艰难时世的来临,伴随着病毒,伴随着来自外界的敌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隔着十年之久,即便对90年代的历史毫无知觉的人,仍然被打动。它写的其实是任何一种凭着经验进行着的平凡人的生活。在更大的现实面前,每一个屋檐下的“小确幸”都是齑粉。

最后说一说这首歌的名字,《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差不多是借鉴了the cure的歌曲《Killing an Arab》。而《杀死那个阿拉伯人》的灵感则来自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核心事件,主人公默尔索在海滩上枪杀了那个阿拉伯人。为什么会杀人,这是一个永恒之谜。一切似乎源于荒诞,归于荒诞。大厦将倾的时刻,那举着一把假枪的石家庄人,又将如何杀死自己呢?

这首歌已经诞生了十年,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首经典之作。浅近的词汇,通俗的语言,简洁的叙述,编曲交响乐般的宏阔纵深,勾勒出一幅近乎悲伤史诗的画卷。

荐诗 / 流马 2020/08/29

第2730夜

2020/08/29written by 姜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石家庄   人民商场   华北平原   齑粉   假钞   阿拉伯人   河北   荒诞   美文   柜台   乒乓   绝望   父亲   大厦   少年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