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那份入骨的豪情…


《将进酒》,那份入骨的豪情…

李白的将进酒,可是从小背到大,近日又捡起来,发现早先皆是泛读了,今读,随了阅历,随了年龄,再读,那种对酒的钟情,那种在与友与酒交流时的大器,那种因为把酒言欢,而有了运筹帷幄的气势,读吧还真叫一个酣畅淋漓,经年再品,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时候就在想,不论是生活,写作还是品酒,一说心情,二说心境,再说才是品味。

李白一身才气,可以说是那时修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但是不免也有对当下,对仕途的妥协,尤其是后来有了翰林供奉一职。

众所周知,翰林学士主公文,可以说是当时皇家高层的中枢机构,而翰林供奉主娱乐,白话就是陪皇旁玩乐的清客,一代才子的光华,就被没入了红尘喧嚣中了。

然后就想,无论嗜酒,还是纵情,是否与此有关联?

有时候,就在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作者究竟是在什么心情下写诗的?踌躇满志的豪情万丈壮志凌云?还是在怀才不遇一筹莫展时排解呢?应该都有可能吧!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句,除了对父母操劳养育子女的感怀感恩之情,我想还能对年华稍纵即逝的感叹,在一字朝,一字暮中,多少岁月就那样流逝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应该是中心之句吧,感觉将进酒全诗的豪气冲天,全在得意,须尽欢间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有点睛之笔,那种才气盈满,即使是拼力挥之也不去的氛围,骤然升起。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几句,纵情之约燃起,有过节一般市井烹羊宰牛,也有前呼后拥友人造访,还有对酒当歌的畅然,整个文风如行云流水,将一幕幕豪饮时的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句,尤其是长醉不复醒这个节点,将诗人那种在遇好友好酒后,长足慵懒风,抒发到了极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读着稍稍有些失落,有高处不胜寒的萧瑟,有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的寂寞,所有这些情绪得不到疏解后,又突发其想另辟新路,是不是能凭饮者,这样的身份也能留其名呢!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几句,其实最中意的两种状态:

一种是对君酌,不论是昔日的陈王,斗酒欢,还是怕长醉不起的主人,哪一样能少了沽酒对君酌呢?

然后,就有了另一种状态,同销万古愁,试想有心意相通的友人对在对面,一通将心中的欢喜,心中的郁结,说出来,可以说,情绪有了出处,这样酒也喝到高度了。

而将进酒也读至了尽兴。

常有人将"众人皆醒,我独醉"比做是人生巅峰时刻,将"忽觉佳酿醉春花,一颦一笑添红霞"算作人生恣意之时,那么此时,人生得意须尽欢,是畅意人生的状态,这种状态,喜欢至极。

所以说,将进酒,真的是入骨的豪情之作,读着,有些馋酒了。

约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豪情   平乐   清客   钟鼓馔玉   君不见   翰林   其名   才气   李白   美文   千金   友人   得意   情绪   状态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