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 记忆永存

——读《胡世宗日记》有感(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岁月流逝记忆永存”这个标题,是胡世宗先生在赠送亲友的《胡世宗日记》扉页上经常写的八个大字。胡世宗先生说,这就是他写日记的初衷,也是写日记的好处。

胡世宗先生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写日记了,应该是在他16岁的1960年,那是61年前北方一个寒冷的冬季。从那天开始, 他的日记便记录下了他61年来生活中每一天所发生的故事,写日记已然成了他61年来的一种生活习惯,也许叫重要的生活内容才更确切。

为什么要写日记?而且一写就是60多年,直至今天还在写。胡世宗先生说的平淡,甚至有点轻描淡写,但看了他的日记你就会知道,写日记有多么重要了。【往小了说是为了记忆;往大了说就是为了创作;往更大了说写日记本身就是创作;到最后,日记就变成了灵魂的栖息地,写日记就是生命的乐趣和意义了。】

其实,关于这一点,胡世宗先生早就心领神会并有言在先。他说:【“有开始才可能有未来。”】

读《胡世宗日记》,我读出了日记的“出身和来历”。

有准确的时间和文字,还有文字所记下的包括自己的每一个人以及和这些人相关的各种故事,在一个个自己精心挑选的小本子中安家、生存和汇集,才使人的记忆和各种心事得以延续又隐秘的保存下来。这是关于自己与别人,还可以是这个世界上任何听到、看到和想到的人和事,能够存留的简便又私密、朴实又文艺、温馨又浪漫的一种方式。于是,人们给她起了一个非常励志又十分简洁的名字,叫日记。

读《胡世宗日记》,我读出了日记的“长相和变化”。

日记就是自己人生走过的路,就是自己人生接触到的人和事,就是自己小时候的青涩和梦想,就是自己中年的追求与彷徨,就是自己老了的时候还想说点什么的平台与课堂。不信你仔细找找看,在某一个角落里,一定能看到曾经为了她或他,你自己像丢了魂似的“傻”样……原来,日记就是自己曾经的模样,而且更多的是自己的精神长相。

读《胡世宗日记》,我读出了日记的“作用和意义”。

日后的某一天,当我们在某一个本子上,在这个本子的某一张纸上,或某一个角落里发现“自己和自己的故事”还在哪里时,日记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惊喜,你首先会发现,日记已经完全改变了最初忸怩、羞怯和东躲西藏的模样,出落的伸展、大方并坦坦荡荡;当你认真看清了它的内容之后还会发现,日记变化的不仅仅是样貌,还有它的价值和份量。

【却原来,日记还有一个更长的名子,叫“历史上的今天”。】

想想看,当你打开日记本的那一刻,你曾经想要的;还有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你已经忘记的;还有你仍然记忆深刻的,都会以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时,是不是要多惊喜有多惊喜!是不是要多神奇有多神奇,是不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

难怪胡世宗先生深有感触的说,【“假如你对生活热爱,就不该让一页日记空白”。】

其实,我特别想问胡世宗先生一个问题,写日记和阅读是不是孪生兄弟?如果有了这对孪生兄弟陪伴左右,人生的充实、乐趣和意义是不是就可以如影相随,如约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上个世纪   份量   有言在先   青涩   记忆   本子   美文   长相   模样   惊喜   乐趣   意义   岁月   发现   人生   日记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