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演说?

演说的智慧

今天听了周文强老师的演说篇,明白了演说的智慧。

我们如果要做销售,一对一的销售,叫做零售,但是我们如果往台上一站,拿起麦克风开始演说的时候,那叫批发式销售,单我们一对一销售的时候,我们想成为亿万富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往台上一站,一对多演说的时候,我们的财富倍增n倍,我们的时间倍增n倍,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对着更多的人做演说,所以演说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演说第一个可以倍增我们的财富,第二个可以倍增我们的时间。第三可以倍增我们的智慧,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演说会倍增我们的智慧呢?因为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教别人,当我们成为演说家往台上一站,开始教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会是成长最快的人,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帮别人成功,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帮别人学习,缺什么就讲什么,讲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周老师经常对大家讲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有成功方法跟别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有三条,讲着讲着,我们分享了十条,那另外七条是怎么来的?我们都不知道,那叫生发出来的,当我们站在台上演说的时候,我们就会进入无关生智,局外生慧的状态,我们的智慧会像泉水一样的蓬勃而出。所以演说是让我们智慧倍增的唯一通道,当佛祖在菩提树下打坐觉悟的时候,他并没有全悟,他只是某个点上觉悟了,比如说他可能悟道了万物本一体,但是从此他就开始拿起麦克风在那开始演讲,不断的讲不断的讲,他讲了49年,这49年,他把别人讲通了没有不知道,但是他把自己讲通整套佛学的理论,耶稣开悟了之后演说,默罕默德开悟了之后演说,所有的宗教领袖,政治领袖,经济领袖,商业领袖,他们都有站在台上演说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伟大领袖毛主席,包括马云,史玉柱,郭台铭,李嘉诚,黄光裕,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人都会演说,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演说,演说对于一个人来讲太重要了,在美国,演说是大学必修课,而在我国,我们大学生不会演说,我们也没人教我们怎么演说,所以大家一定要开始去学习演说。

那么演说和演讲有什么区别?演讲就是背稿,我们拿着演讲稿去台上对着背,但是演说就是随机的,演说是急性的,演说是像拈花一笑一样,顺手摘来的感觉,让观众听完后更有感觉,我将站在台上讲课的老师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叫讲师,讲师是讲别人的故事,把别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讲出来,说白了,就是在台上背稿,那你跟他学习会不会成功呢?你跟他学习永远都不会成功,因为他自己都没成功,他怎么能帮助你成功呢?第二种人叫做老师,老师已经成功了,开了家非常成功的培训机构,把他所有成功的方法讲给你听,那跟老师学能不能成功呢?不好意思,跟老师学也不会成功,因为老师讲的都是他自己过去的成功方法和经验,他的方法再好,适合他,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他的行业,不一定适合你的行业,他的方法再好,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会过时。第三种人就是大师,所谓的大师,他跟老师有什么区别?他是在演说,而不是在演讲,当我们读过佛经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金刚经,佛祖在灵鹫山上说法,当我们读老子,当我们读孔子的论语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当时孔子、老子、佛祖,站在台上演说的那种状态,从来都不讲,就是有学生提问,不管是道德经,还是论语,都是学生在提问,老师在回答。老师就是把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讲得非常复杂,让你感觉到他懂你不懂,所以你管他叫老师,大师就是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讲的非常简单,让一个三岁小孩都能听懂,叫大师。老师就是把听众带到老师的世界,让听众迷糊,大师就是带着自己的智慧来到听众的世界,看听众缺点啥,就给听众补点啥,让听众醒来,老师是望你的大脑不断的装些什么,叫知识,大师是让你自己在内心深处长出点什么,叫智慧。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原本具足的,所以,真真正正的演说,一定是急性的,一定是顺手拈来,娓娓带来的,演说和演讲的区别太大了。很多人说,老师,其实我在台下讲得挺好,但是我在台上我就忘稿,我就紧张,我就忘词,其实演说最重要的是,当你往台上一站,你就进入救世主状态,你要告诉自己,只有我才能拯救台下的人,你要马上进入无我状态,为什么很多人在台下讲得很好,一上台就忘词?因为紧张,为什么紧张,因为在台上演讲紧张的人都是境界低,格局小的人,因为你站在台上满脑子想的都是你自己,都在想我今天讲的好不好啊?观众是什么感觉啊?我这衣服穿的得不得体啊?我讲错了怎么办啊?你满脑子都是自己,所以你紧张,如果你往台上一站,你满脑子想的都是台下的听众,你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来帮助那些听众的,你会紧张吗?我衣服穿得怎样,我忘不忘词一点都不重要,我来到这里就是来帮助大家的,当你满脑子都是想的这些的时候,你就不会紧张了,你会进入无我状态,当你进入无我状态的时候,你的智慧瞬间和高我链接,与宇宙链接,你那时候就像一个管道一样,整个宇宙的智慧都会通过你不停的释放给台下的听众,所以那个时候的你是非常有能量的,这就是进入无我状态,这就像灵感一样,很多人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开快车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啪,蹦出来一个灵感,躺在床上睡觉,似睡非睡的时候,大脑放空的时候,啪,来了一个灵感,也就是你进入了无我的状态,你才能对接上高我的智慧,当我们站在台上的时候,我们立刻进入无我的状态,我们就能和自己的高我链接,不断的生发自己的智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演说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在讲台上,将自己内心的收获和成长分享处理,因为当你分享出来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论语   孔子   佛祖   美文   听众   台下   领袖   灵感   台上   紧张   最快   大师   状态   智慧   老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