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喝的水,有几次是你倒的?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你不经意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即使你平时不注意,但是当有人用很自然的方式告诉你的时候,你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种震撼是不可预知的。

父母喝的水,有几次是你倒的?

有一天,一位朋友突然问我:“你给父母倒过100杯水吗?”

这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问题。老实说,在我的生活中,给父母倒水的记忆并不多,或者说一次都没有,更不用说100杯了。这是一个我通常根本不屑一顾的问题。

和我感同身受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他们不在乎自己平时给父母贡献了多少,或者大多数父母不在乎孩子给了自己多少。双方都在不经意间淡化了彼此的沟通,甚至造成了所谓的代沟。

当然,作为父母,或者说他们真的不会要求孩子为自己贡献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杯简单的水,因为在他们看来,无法计算自己一生为孩子的成年付出了多少。你还在乎这杯水吗?作为孩子,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给父母倒一杯水。然而,事情往往很奇怪,人们认为很简单的动作,他都很难做到,更不用说重复100次甚至更多了。

我记得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从旋律上看,我觉得不是特别好听,但早年就占据了流行榜,唱遍了大江南北,唱遍了大街小巷。究其原因,我认为只要这首歌朴实的歌词打动人心。歌中唱道:“找点时间,带上笑容,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母亲准备了一桌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其实这首歌并不是一首伟大的经典,它所表达的主题只是凡人经常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然而,最能打动人的却是这种看似平凡的词语,它不是堆积著华丽词语的再现,而是真实的生活。

从歌声中,我们不禁感叹父母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即使受尽一生磨难,在他们眼裡也算不了什麽,但重要的是家庭平安,孩子事业有成。

父母喝的水,有几次是你倒的?

在这一点上,我真的感到有点内疚。通常我不会真正关注我父母的需要。有时我父母想让我为他做点什么。我甚至发脾气,责怪他们太多了。比如农村老家的人来了,大都市会先到我爸妈家里叫他们帮忙,让我爸妈上前替我说情,唯一要调解的就是打架和交通事故等。以前父母看到老家的人来了,自然会热情接待我,吃得好、住得好,给我一些贫苦下中农的再教育,让我不忘根。在这种情况下,我一开始就尽力为他们工作,偶尔也能逃过一两次。正因为如此,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我的家乡,我的名声传开了十个、百个。突然间,我成了他们眼中的英雄。没有做不到的事,不分大小,他们都喜欢出来找我。难怪,既然我们在这里,有吃有住,有事情做,为什么不做呢?只是苦了我一顿,请吃住,损失的钱还不够,还要为能否把事情办成烦恼.

一个月后,刚拿到一点工资,就没剩多少了,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渐渐地,我的态度开始改变。我不再那么热衷于为村民工作了。父母说情是没用的,有时候我甚至恶狠狠地责备他们。父母却不敢多说,只是吐露心声。或者有时候他会自言自语说:“农村人不容易,有条件的话,帮帮他们也可以。”但是我能帮上什么忙吗?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此外,有些人看到他时也会觉得反感。他们认为你有一份工作,你可以做成任何事情。有些人甚至认为你理所当然的。即使你为他们做了100件好事,也有一件是失败的。他们会到处议论你,说你没心没肺。这样、那样的?你能容忍这种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父母   再教育   中农   人心   养家糊口   美文   词语   老家   不在乎   平时   贡献   事情   农村   自然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