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民日报评论金句160例(3)

81、复兴大潮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成就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

  82、有人说,冒名顶替入学就如同偷了别人的人生,而且永远还不回去。错位的人生让人唏嘘,冒名顶替者漠视规则、突破道德法律底线更令人愤慨。

  83、宁让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

  84、这是人类智慧的花朵,让踏花归来的人衣袖飘香。古人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I再发达,也只是人类的工具。仅属于人类思想的温度和意会,它体会不来,也模拟不了。

  85、这天地如此广袤,新的转机只如头顶闪闪星斗,有五千年的铁钩银画,有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86、漫漫征途,哪一步不是闪耀着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哪一步不是激扬着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豪情?哪一步不是挥洒着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汗水?

  87、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88、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89、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惜时如金,勤勉如牛。

  90、流调“不提人”,恰是对“人”更大的尊重。

  91、小小一颗车厘子,乘着扩大开放的暖流,搭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快车,不仅甜了中国老百姓的舌尖,也美了原产地居民的生活,更见证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动能,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鲜活例证。

  92、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书写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伟大情感,成就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壮丽传奇,更让人一次次感叹“那些在荒芜土地里种出梦想的人,谱写了真正的英雄长歌”。

  93、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9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

  9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

  96、用过播放器的人都知道,快进键旁边往往就是终止键。聆听曼妙音乐很重要,一旦跑调失真随时中止也不可或缺。同样,纵然相思成疾,也不妨静观其变,在情感与理智的天平上努力维系一分平衡。

  97、毕竟,技术的每一次运用都会带来一个新的“可能世界”。这个世界,不仅要关照个人的冷暖,也要操心整个社会的文明。

  98、干部下沉,不再是浮在水面的“葫芦”,而是做扎进大地的“根须”,身上就会少一些书卷气息、多一些泥土芳香。毕竟,“键对键”不能代替“面对面”。

  99、因一句过激的怨言,就引来一系列“变形动作”,所折射出的权力傲慢与作为失当,应该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且要关紧、管紧。

  100、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

  101.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致用,一个人的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

  102.从个案来看,我们可以理解“花钱消灾”的选择、也可以理解“息事宁人”的解决,但从整个社会的治理实践、文明实践来说,讲理讲法、奉理守法应该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不是向“闹”让步、为“横”折腰。

  103.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104.家乡味是最深处的乡愁。少年远游,人离家越来越远,但胃里却是“乡音无改”。

  105.围坐一起的一把瓜子,能磕出一年的心路;一碗米海茶可以倒映各自奔波的身影。好在,尽管行动半径小了,但数字化极大提高了生活便利度。

  106.提倡“阳刚之气”,是培养“阳刚”所表征的诸如正直、勇敢、坚毅、阳光等优质品质。

  107.钱学森曾告诫,国防科技创新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

  108.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09.以劳动者的付出为理由,剥夺消费者打差评的权利并不可取;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借口,漠视劳动者的申诉也不应该。

  110.养宠物的一个“宠”字,让它们区别于普通的“物”,理应获得更多的善意与关爱;一个“养”字,让这个圈子更应远离急功近利,多些人间温情,成为见证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111.巴木玉布木的生活之变并非孤例,而是脱贫攻坚历史巨变的缩影。在她口中,缩短上学的路、打通外出的路,变化令人感慨,也在人们心中铺展出“路”的意象,进而呈现“春运母亲”的生活蝶变,折射广大贫困人口的脱贫轨迹。

  112.口音、不同思维的人频频出镜,警民融洽却又“鸡同鸭讲”的沟通场景,加之谭警官自带的话唠属性,每每惹得观众捧腹大笑。

  113.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14.从旧时的年关岁末节日庙会上的零星摊点,到如今大型购物中心聚集万千小吃的美食广场;从走街串巷吆喝叫卖的烧饼饽饽冰糖葫芦,到手机预订机器人送餐的智能餐厅,中式餐饮一直在适应和引领消费风尚。

  115.“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从北京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到山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再到海南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各地描绘的“十四五”发展目标朝着共同的方向,汇聚起中国的发展伟力。

  116.打造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过干净健康年;倡导遵德守礼,培育文明家风,过文明慈孝年;摒弃“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过勤俭节约年;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过友善互助年……

  117.一句“你收到老家的年货了吗”,透露着浓浓的“凡味”,也饱含着深深的“乡情”。

  118.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牛马年,好种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

  119.“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

  120.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而上,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伟力   乡音   关进   双循环   牛劲   冒名顶替   人民日报   勤勉   舌尖   急功近利   劳动者   照镜子   美文   中国   人类   智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