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在家乡田庄台镇西南朝荣兴方向走约十里左右,有一个叫“二浅河”的地方。这条 “二浅河”是辽河在哪一段的河中心,稍靠北岸隆起的一个土岛。小岛的北侧与辽河北岸之间,形成一条与辽河并联的u型二道叉河。这条河叉在在涨潮时水深流急,退潮后人可以淌水过河。

打春以后,这个小岛上渐渐长满绿油油的芦苇、蒲草、蒲蒡草和其它杂草。因小岛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植物长得非常旺盛。这里的芦苇是造纸和编织苇席的上等资源,蒲草是编织床垫子的好原料,芦苇叶子又是端午节包粽子的优质用料。

这个岛上也生长着一种比河蟹还小的螃蟹,俗称“鰠蛱子”。这地方的 小螃蟹比其它地方长的个大、肉肥,是做饲料的好原料,也可以食用。但 在那个年代多数人们还没有食用这种叫“鳋蛱子”的小螃蟹的习惯。

每到夏季的八月中旬至九月,小镇上好些人就到“二浅河”周边去割蒲 草、蒲蒡草。把割下的草捆成数十个小草捆,再把这些小草捆捆成一个大 的“草筏子”,放在河滩上,等涨潮时顺着潮流漂划到小镇离家最近的岸 边。把这些草运回家中晾晒,做烧 柴用等。我也和大人们一起到那里去抓叫“鳋蛱子”的小螃蟹,回家后用锅 煮熟、晾干、碾碎。用这样的饲料喂鸡鸭下出的蛋,盐咸后食用,蛋黄全 是通红的油,味道特别鲜美···

大姐回忆说,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都会去“二浅河”的芦苇塘里打粽叶,不知道害怕。到了冬天,小镰刀一把,去二浅河捡柴禾。有时一天去两次。不几天,一大垛柴禾,留冬天取暖和烧饭用。现在想起来,也感到很有意思。有一年夏天,放暑假,大姐结伴去二浅河玩。穿芦苇荡子,玩到快黑天了,赶紧回家,到了大坝上,看见有一个人在大坝上坐着,看见他们上来,就起来追,他们吓得使劲喊,正好有一个老人把大姐他们护送了,并说那个人姓回,是疯子。走到前面不远,看见地面有两米多宽的一段大坑,中间用一块桥板樘在路面上。老人家把我们一个一个带过来。一直把我们送到家。这个老人姓童。他和我的爸爸都是朋友。

还有在1970年代初期,田庄台有一人家丢了一个几岁的小女孩,都传说是“拍花的”拍走了。小孩家人们四处寻找,有人说曾见到在“二浅河”附近,有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小孩出现过。小孩家人不间断地在苇塘周围搜寻,在二三天后的一个清晨,听见芦苇荡里传来小孩的哭声,就这样寻着哭声把小孩找到了。当时这件事很是震惊。

对“二浅河”这地方印象之所以深,因在十一岁那年与自己还有过生死之缘··· 那是1 9 7 1 年十一二岁。夏季的一个下午,一个表舅大我五岁,带着自己和一个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小表舅,叫“二浅河”的地方。赶在还没涨潮的时间把我们带过河。到哪里去抓小螃蟹、找鸟蛋玩。

当我们从苇塘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涨潮,大约午后四五点钟。自己虽然生长在辽河边,但是不会游泳。表舅决定把我带过“二浅河”。就这样他托夹着我向对岸游去。

起初表舅还问我行不行哪,我说还行。随后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朝我的头上打来,当时还憋了口气。之后只记得整个身体浸入水中,睁开了眼睛,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微微黄黄的、而又清亮的世界。看得很远很远。有各种水草在舞动,还有很多大鱼小鱼游来游去;又好像是在一条宽广的大马路上,很平坦,一眼望不到边。道路两旁开放着各式各样的鲜花、生长着各种树木。那景致真是那个美。用长大后知道的一个词汇和现象形容,那就是——海市蜃楼。当时没有害怕的感觉或其他什么的。

不知过了多久,自己感觉有些轻松了,随后又有风吹过来,水浪打在脸上。逐渐的意识到,是不是已经过了“二浅河”了。实际上没有过去,表舅不知怎的在途中决定不过河了,把我又抱回原来的岸上。

夏季的日头快落山了,天边微红。潮水快涨到小岛上了,这时天以压黑,我们选择比较高一点的小土堆上守望着。好久才发现辽河面上有一只小船,就这样表舅大声朝小船方向多次呼喊,小船朝我们划过来,表舅向船家讲述了我们的事情,之后好心划船人把我们送到小镇的码头上,回了家。

如今离开田庄台40年,昔日的“二浅河”因河道的变迁已不复存在了,曾经的往事时常在记忆中回荡着。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记忆盘锦田庄台镇的“二浅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田庄   辽河   盘锦   苇塘   表舅   蒲草   柴禾   芦苇荡   芦苇   小船   小岛   美文   大姐   夏季   生长   小孩   记忆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