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教导学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大家很熟悉,尤其是其中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大家经常挂在嘴上 ,但如果让你讲出它的含义,可能就讲不明白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讲学

1三十而立

建立自己的性格和修养。它包括三个方面:思想修养、道德修养、能力修养、自我完善是人生的基础。不要把你的需要寄托在父母的支持和他人的帮助上。这都是软弱的表现。

确立你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三十岁得年纪应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职业。要从事某一项职业,我们必须具备该职业技能。用现代的话来说,我们必须有一种技能。这是生活所必需的。

建立家庭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也认为在30岁时建立家庭还为时过早。

对年轻人来说,30岁是最低要求,但现实与我们的期望相去甚远。当然,这与中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和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人的特点。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周游列国

2.四十而不惑

一个40岁的人不再年轻。他的生活经历消磨掉了一些激情和平静。挫折使他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是群体的成员,个人无法控制群体

到了四十岁,就到了不惑之年。什么是不惑?就什么事情都看开了,心胸会变得宽广。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有棱有角了,虽然依然讲究原则,但会懂得进退之道。

平静地面对各种生活经历。当你遇到快乐的事情时,不要太激动。当你遇到悲伤的事情时,你应该尽快摆脱悲伤。无论你遇到什么,你都应该保持一种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遵守自己的心或不超越自己的原则。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一个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正己、安人、全我,无身,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会逐步提高,他的生命观也会清晰。每个人降生于世就该明白——修身为本。孟子人生三大至乐之一——“仰不愧於天,俯不怍于人”就属于修身的范畴。活在这世上的每一天,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修身中寻找自我,进而在修身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不惑   孟子   耳顺   从心所欲   孔子   美文   修养   道德修养   群体   悲伤   平静   年龄   事情   原则   自我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