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才女候巧文的伤感人生

隋炀帝有个妃子叫候巧文,出生于世代官宦书香之家,才学过人,貌美如花。

候巧文十七岁那年,适逢隋炀帝杨广下诏征选天下美女,静美端庄的她被选入宫,分配在槐荫深处的挹翠亭,担任宫女洒扫、烹茶的指挥工作,身份是“才人”。虽然是才人,却未必能亲侍皇上。只有经过定期选拔,选中才能被送到皇上身边侍奉杨广。因此,一些才人和宫女都想尽一切办法贿赂主持选拔工作的官员,到皇帝身边献媚争宠,不枉此生今世做女人一场。当时主持选拔工作的官员叫许廷辅,是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小人,有贿赂就选你,没贿赂就是天仙女也会压。候巧文知书达礼,自恃才貌双全,不愿低三下四贿赂许廷辅,以至于多次无缘入选。许多宫女怜惜候巧文的美貌,敬佩她的才华,就私下劝她放弃节气求求许廷辅,获得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候巧文常以名垂青史的王昭君自比,一任芳华虚度,也不低三下四。但是,残酷的现实使她空有满腔才华,幽兰容颜,只得对镜长叹,哀怨度日。

绝色才女候巧文的伤感人生

因为得不到君王眷顾怜爱,候巧文触景生情,以写诗文打发漫长的冷宫岁月。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

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隋炀帝荒淫无度,不说十六院夫人,就是十六院夫人名下凭借一夜之欢而富贵的侍女都不计其数。可怜候巧文进宫五年,不但没有得到杨广宠幸,甚至连炀帝的影子也未见到。只有飘扬的夜夜笙歌和胭脂香粉伴随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独居在清冷的挹翠亭畔备受煎熬。

绝色才女候巧文的伤感人生

候巧文貌似天仙,才情横溢,但无缘爱情的抚慰,实在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生命也失去了意义,心情渐渐枯萎。与其在寂寞的深宫中苦挨凄凉的岁月,不如一死以示自己的不甘和遗憾。绝望之中,挥泪写下了自己的绝命诗:

悬帛朱梁上,肝肠如沸汤;

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秘洞房仙卉,雕窗锁玉人;

毛君真可戮,不及写昭君。

一代绝色才女辞世之时,恰恰逢杨广百无聊赖与一群嫔妃在花园中赏花把酒,醉意朦胧中,突然见一小太监匆匆忙忙路过,不知怎的,突然兴之所至,喊过来一问。原来是一才女自尽了,留下一首锦囊小诗,他正准备送给后宫管事的。杨广一听,突然来了兴致,要过一看,虽然是一首小诗,挺打动人心,这样的才女,怎么没有早发现?

于是急匆匆移驾挹翠亭。当炀帝推开虚掩着大门,眼前的景象显得十分萧条,看得出这里主人的孤苦伶仃。殿堂之中,三尺白绫束着如花似的候巧文,早已是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此面如桃花的尸体,杨广不禁怒从心头起。立即下令处死召选才女的宦官许廷辅,追赠候才人为四品夫人,位与十六院妃嫔并列。

绝色才女候巧文的伤感人生

候巧文的落脚深深触动了杨广,于是为她破例撰写祭文:“长门五载,冷月寒烟;妃不遇朕,谁将怜妃?妃不遇朕,晨夜孤眠;朕不遇妃,遗恨九泉;朕伤死后,妃若生前。”十七岁进宫,长门多年,纵使才华横溢,妙龄如玉,也被埋没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中,没有博得君王一笑,花开花落谁人怜?

候巧文活着被深宫苦海淹没了,死了赢得君王一纸祭文又有何用?绝色才女的伤感故事,读起来让人不禁凄然泪下。

唐朝诗人张祜有篇宫怨诗《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其诗揭开了古代宫廷生活凄惨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

又如齐浣的《长门怨》:

宫殿沈沈晓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候巧文的一生比这两首诗中描写的还悲凉。“双泪落君前”总还有出头之日,长门五载不见君,是耗完了心血,熬尽了情思连在君王面前落泪的机会都没有,可见候巧文的人生有多伤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才女   昭君   小诗   凄然泪下   怒从心头起   如花   祭文   宫女   君王   后宫   皇上   天仙   美文   才华   夫人   伤感   人生   工作   候巧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