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统诗词创作这么多争议,我的一点浅见

进入头条有些时间了,至今没有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领域。传统诗词大概是最好介入的一种文体,头条虽然不大待见,写传统诗词的人依然乐此不疲。

我也跟风写传统诗词,在头条刷存在感。每天一首诗,诗词确实让我得到了不少快乐。阅读条友的诗文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

可喜的是,传统诗词创作非常活跃,从书斋精舍走向了坊间里井,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凡人俗子,都能吟诗赋词。头条真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片繁荣景象,大有穿越唐宋的感觉。

为什么传统诗词创作这么多争议,我的一点浅见

阅读的诗词多了,不怕学者大v们见笑,心里总有些话想说说,那就是近体诗的格律之争。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尊古师古;一种是标新求变。

这两种声音互不相容,各说各话,甚至互相攻击。其实这两种声音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风格异化。

我们写诗词,就面临着规则,就像搞体育,踢足球必须按足球的规则踢,打篮球必须按打篮球的规则打。写诗词也一样,你选择哪一种风格,都是可以的,写格律诗就按格律写,写古风就按古风写,你踢你的足球,我打我的篮球,互不冲突。

为什么传统诗词创作这么多争议,我的一点浅见

在传统格律诗词创作上, “求正容变”这是马凯的主张。 “求正”就是追求正体,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包括平仄、对仗、字数、句数、韵律等要求; “容变”就是在基本格律的前提下,容许有一定的变格,不以律害意,也不要以格犯大忌。

“求正”好理解,“容变”就不好把握了。容变,容许的范围有多大?变格的程度有多大?这是传统诗词创作最为困惑的地方。

传统诗词格律规则是前人提炼出来的一个黄金格律,应当继承。

沈鹏有一首诗也许是传统诗词创作的出路:“一语天然万古新,文章宁复见为人。心声只要传心了,金入烘炉不厌频。”

格律诗词不但有规则上的传承,也有规则上的突破,但总的来说,都是要言志要抒情,表达一种心声。不管是尊古还是容变,都是要涵今茹古。

为什么传统诗词创作这么多争议,我的一点浅见

古今一体,正中有变,已成为诗家的共识。诗人按照自己的性格、选择什么样的格式表达,只要能抒发自己的心声,就是好的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诗词   近体诗   传统   烘炉   格律   精舍   浅见   平仄   正体   万紫千红   古风   美文   心声   声音   规则   风格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