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而画的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随性而画的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了不间断自己的画画生涯,我依然抽时间临摹,但总感觉不到进步,一离开名家的作品就无所适从。勉强下笔,画出的形象呆板、匠气,茎叶无力,或布局松散,或笔墨无韵,没有枯湿之分,没有深淡之意,更不用说气韵生动了。我家先生教育我:”你不会照着一幅反复画吗?画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小时候不是学过达芬奇画鸡蛋吗?“唉,说的倒好听,谁愿意照着一幅画反反复复临摹呢?临摹两遍三遍就枯燥乏味,越看越觉的还是第一幅好。那里还有心情临摹七遍八遍。反正我又不想成什么家,何必超越。那我就随性而画吧。

随性而画的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随性而画的同时,偶尔也品品诗,在读诗的过程竟然发现,诗歌与画有相通的地方。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与画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学生时不知是什么意思,只是当做文学常识记住,用来应付考试。现在自己也画画,也写诗的,时间久了,倒也体会了些许滋味。”诗中有画”是说诗内容里有画面感,有层次,有纵深感,有色彩有形象,总之诗中的画面给人美感,给人以气韵生动的和谐之美。"画中有诗"应该说是画给人以情感的触动,或淡远、或豪迈、或隐逸、或悠闲、或热情、或宁静。。。。。因为诗是用来抒情言志的,画是用来奉养眼目精神的。 在《红楼梦》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情节,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如何圆,闭了眼到见过这情景似得。这就说的是“诗中有画”。在看画时,有的画让人心生向往之情,那就说明“画中有诗”。

随性而画的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写诗画画的过程也有诸多相通的地方,写诗讲究“起承转合”,在我理解“起”就是开头定下基调,点出题目和主要内容,这也像写作文。比如杜甫的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起”,开头点出“春望“,在春天看到国都破败,城墙根下荒草茂盛。这一句也奠定下了感情的基调”伤怀”。”承”就是承接,承接内容承接感情,进一步描写,进一步抒情。“转”就是荡开眼神,荡开思路,做更深更远的描写抒情。“合”就是收尾,与开头相照应,与整首诗相照应。

画画也是讲究“起承转合”,“起”就是第一笔,这第一笔就定下了整幅画的走势和布局。“承”就是承接第一笔画下去,比如画梅花,第一笔画梅枝就定下了走势,第二笔第三笔就是在第一笔的基础上添加生机,丰富内容。“转”就是荡开一笔,使画面有层次,有深度,有了衬托。比如画牡丹,第一朵花头就是“起”,是整幅画的“主脑” ,第二朵第三朵就是“承”,是丰富第一朵,衬托第一朵。“转”就是荡开主次花朵,独立成一枝,但这一朵也和那些相照应,这就叫“合”。

我在随性而画的过程中能有这些发现,也算没白画画吧!只要有收获就行,何必非要为难自己,强迫自己呢?不能成就画家,还不能成就闲家杂家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画中有诗   达芬奇   茂盛   大漠   起承转合   气韵   笔画   基调   美文   抒情   生动   开头   走势   布局   画面   发现   内容   诗中有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