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夫妻教子篇——上学中的家庭教育为一生启航助力


夫妻俩携手并肩到了青壮年,孩子开始上小学,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孩子的人生开启了新的一页。

由于学龄前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基础,孩子入学后的进步非常明显。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部分,父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甚至一生。

父母根据孩子上学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需求,结合学校老师的教育内容,以及家庭,社会上遇到的人和事情,从德、智、体各方面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使其健康成长。

1,家庭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夫妻双方相互配合,适当分工,常言道:严父慈母。这其中,角色一个也少不的。给孩子树立良好形象,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有责任心,需要有担当精神。有一种现象,孩子上了学,除了保障后勤,督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万事大吉了。改变这种情况,完成新形势下,家庭教育所赋予的使命,这就需要修炼自己,跟上孩子成长的需求。给孩子做好榜样,尊老爱幼,思路清晰,办事果断,朝气蓬勃,有精神,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尊纪守时,家庭和睦,有作息时间表,始终坚持。父母的意见要一致,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不一致,使孩子左右为难,无所师从。这个榜样很重要,高大而神圣都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渗透到孩子的性格习惯中。想想,这本身就是一个无穷的乐趣!

2,制定育才计划表,(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修养真挚、善良、宽厚的品德习性。(2)制定孩子校外学习计划,补好基础知识,与年龄适应,学点中国史,世界史,学点诗歌、诗词,文学,小说,童话故事,了解点数理化生物知识,扩大知识面。(3)、学有专长,文艺、武术,琴棋书画。

3、制定校外活动表,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参加适合自己的文体项目,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提神、醒脑、长力。

4、给孩子讲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衣冠整洁。从吃饭开始,正确的用餐姿势,餐具的正确的拿法,饭前饭后洗手,不偏食,不说话,不走动。走路的交通规则,看信号灯,看有无车辆行驶。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外表比懂道理,学知识。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爱人惜物的好品德,好习惯。

5、 作为家长,要尽量供应孩子的生活需求,文化需求,使孩子有旺盛的精力去学习。但不能过度,使其挥霍浪费,玩物丧志。因家庭条件又差别,不可攀比,因人而宜。(1)、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尽量为孩子提供上学所需基本的生活条件,使孩子树立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难发愁,不思进取,不思改变。让孩子懂得:穷没根,幸福靠自己。(2)、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为孩子上学,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使孩子认识到:人生最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人生成长最快的时间段也是在学校。条件好,再利用好,专注学习,会好上加好。否则,只图享受,吃喝玩乐,再好的条件,也会适得其反。

8、教育孩子做一个品行端庄的人,学会尊重他人。眼睛里透露出心灵美,充盈着向上、向善、向强的精气神。讲身边的好人好事。以榜样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孩子知书达理,学点国学,学点历史,地理,生物,增强孩子的文化素养,知识沉淀。接人待物,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别人说话不插嘴。人情交往,礼尚往来。说话谦虚,做事低调。

9、学生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细心活。培养孩子树立保护好自己的意识。人身安全最重要,远离危险的地方,如坑塘,河湾,电源,废弃的建筑物,有害垃圾物。开展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打球,跑步,趴单杠。从日常生活中,走路看道,教会劳动工具,体育器械的使用。见了生人不要把自己的事情,父母的事情说出去。只听大人和生人怎么说话。不插嘴,不截断别人说话。

10、学生阶段,养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习惯和品格,应做尽做动脑,动手,动腿的事情,锻炼实际综合能力。独立自主想事情,做事情。启发式引导,开放式教常识。

11、培养孩子,如何与同学,伙伴们相处融洽,玩的开心,玩到一起,找共同兴趣爱好。给孩子认识一下亲戚圈里的孩子,认识同学朋友圈的孩子,如何联系,学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好习惯与不好的习惯。学习长处,避免短处。(1)、先从接人待物开始,懂得尊敬长辈,团结同学。(2)、给孩子多讲些具体的人或事情,遇到人和事,要知道对与错,明白是与非,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明的与暗的,大与小,得与失。注意礼仪细节,涵养身心习性。(3)、教孩子得饶人处且饶人,厚道为人,容纳同伴。不能得理不饶人。厚道处世有福报。(4)、教育孩子从接触的人和事物,学会辨别与分类。讲给孩子东西有大的、有小的,路边的树木有太阳晒着的一面,也有晒不到的一面。汽车有头有尾。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有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分为不同民族,种族。

12、引导孩子学会沟通交流,用心灵去感应,去相伴,去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心灵之窗。集父母,老师,朋友多角色于一身,和孩子沟通要用他能够接受的内容、方式、方法。站在父母的角度关爱孩子的生活习惯。站在老师的角度,关爱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情况,讲讲自己用过的学习方法、方式,怎样对内容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以便加深理解。站在朋友的角度,如何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加深记忆。多角色引领,帮扶孩子在德、智、体上全方面发展。

13、正确引导孩子对异性的关注,使其成为人们成长的正能量。尤其到高中阶段。精力有限,上学期间,以学业为重。栽下梧桐树,何愁凤凰来。

14、挖掘孩子好奇心的潜能,培养孩子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与专注。

15、培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尤其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建立读书笔记,读书日记。把讲故事,听故事,看到的人和事物,作为主要原材料。结合学校所学知识,加以归纳、综合、推理,构筑自己的知识宝塔。

16、教育孩子爱护财物,把粒粒皆辛苦,偶教于吃饭之中,偶教于平时生活、学习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7、在辅导孩子学习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发展方向。总结一下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二者兼顾,缺一不可。学习是别人的东西,思考是将别人的加工成为自己的。

18、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有重点,分主次。根据孩子年龄段,小学,初中,高中三段成长规律性,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方法,制定目标计划表,措施,步骤。违反孩子自身成长规律性,拔高,夸大,盲目的选择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将适得其反。如课程的学习,不能超出接受能力随意增加学习内容,不能生吞活剥地灌输等,学习知识的进度,根据学校老师的教程结合自己的接受程度确定。给孩子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渠道,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内容。适当接触一下,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人群,多和祖辈接触,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令人尊敬,醇厚朴实的品格,勤劳娴熟的生活技能,娓娓动听,语言丰富生动的民间故事讲述,都是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品格元素。

19、引导孩子共同做事情。在生活中,多与孩子共处、沟通、交流,借物喻人、明理指路。例如,吃饭以后的餐具洗刷,归类,整理,存放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注意安全,别碰着。要洗刷干净,油渍的餐具要用洗洁精,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以免餐具上有残留物。

20、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概念,以家庭,学校,班里,小组为单元,讲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自己 如何做?假如你是班长,如何带头学习,如何按时作息?如何组织带领全班几十名同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如何开展学校组织的活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拾遗补缺,相辅相成,是一个温磬的话题,常提常新,孕育着希望,涌动着力量,散发着清香。无数的青年夫妻,用智慧和毅力为此谱写出一篇篇人生华章,使鲜花更艳,使禾苗茁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家庭教育   作业   教子   助力   美文   餐具   教育孩子   事情   父母   习惯   夫妻   条件   老师   青年   方式   孩子   家庭   学校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