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骑行,我快乐

我骑行,我快乐

春雷广场

今天是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有点北风,突然有了一种骑行小长途的冲动,又想起东林骑友推荐过的宝林宇宙地一线,翻看一下他的骑行记录,觉得可行,背好装备,出发。出了城才感到风很大,每登一圈都很吃力,好几次都想掉头顺风而回,可潜意识里还在提醒自己要咬牙坚持。越发觉得那位曾在外国留学的亲戚说得好:一次轻易放弃,下次就更容易放弃,而且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当然,一次简单的骑行,虽不至于像选择人生十字路口那么重要,但也还是能锻炼人的意志的。

我骑行,我快乐

富林林场至黄岗梁

此次骑行路线先沿省道204线往北到宝林,再沿富黄线(富林--黄岗梁)到努其宫,然后沿新阿线(新井---阿斯哈图)向南到宇宙地,最后沿国道306线返回。细想一下,这次骑行基本就是围绕着富林林场绕了一大圈,骑行中,东、北和西面都能看得见富林林场的大山、森林。

自 然 之 美

这次骑行,204线和306线两侧基本都是农田,种植的作物大多是玉米、甜菜和一些蔬菜为主,这些高耗水作物,每年的三遍四遍的大水漫灌才换来秋后的收成,想到农村原来许多吃水井都已干涸的现实,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将来我们的水井还能否打得出水。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这句话现在听着犹言在耳。我们地区地处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300多毫米,腐殖质土层特别薄,生态非常脆弱,今后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骑行,我快乐

转过宝林村,道路两旁的景色突然就变了,短短的四五公里,景观似乎经历了从温带森林到温带从原的过渡,这个山坡还是蓊郁的大树,那个山坡几乎就全成了草原,界限分明的像人为的一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惊叹。


我骑行,我快乐

旅游公路修得很好,蜿蜒着伸向远方,有点草原天路的感觉,山坡上的野花儿开了不少,很多都是儿时的最爱:红花儿(百合)、火绒球,芭蕉扇,白头翁(我们小时候叫老婆子花),尤其是火绒球,是我们端午节登山首选的玩具,采一大束已经凋谢,花头很硬的火绒球,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向着山谷,对着脚猛磕,看谁的花头飞的最高、最远。碰到正开的红花,大家就会疯抢过去,摘下便往嘴里塞,鲜红的色彩,染得满嘴通红,那清新的甜味儿,现在想来还让人垂涎欲滴。

我骑行,我快乐

继续西行,草原的意味越来越浓,农民虽然还在种地,但或许是由于海拔过高也或是缺水的原因,两旁的耕地已变成了靠天收的莜麦了,有的地块已经长出了绿色,有的还泛着黄意,还有的正在耕作中,道道条条,虽不及云南的七彩梯田那么震撼,但黑黄绿色彩相间,看着也是很美。

我骑行,我快乐

爬过与克旗的交界,海拔也升至近1300米,隔一道山梁,景色却俨然是两个世界,这边是草原,而一路欢歌,骑到梁底,又穿进了森林,黝黑的树干,茂密的枝叶,显得非常深沉,似乎又有点恐惧。突然想起在地质部门工作的哥哥曾说过,行走在东北的森林里,当坐骑的马是最听话的,和人一步不离,人走到哪马就跟到哪,看来,生活在草原里的动物对森林还是不太习惯。穿行在峡谷的林荫道上,沟底水声潺潺,白色的浪花托着青叶,欢快的向南流去,掬一捧在手,那夏日的清凉让人神清气爽。由于刚下过一阵雨,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泥土的芬芳,还伴着青草的气息,更是沁人心脾。

地 名 之 趣

经热水去过黄岗梁的朋友都会对很黑村这个地名不陌生吧,每个第一次见到这名字的人都会忍俊不禁,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也似乎成了一道名片,很多游客都要在此拍照留念。我这次的骑行,经过了三十多个村庄,大部分村庄的名字都中规中矩,要么以居住位置为名,比如南沟门,北沟门等,要么以周围环境命名,比如沙窝地、卧牛沟等。但有几个地名起的也会让人感到很有意思。比如花虎哨这个地名,是不是大家首先会想到我们常说的那句俗语----花了呼哨呢?让我看,这个地名从字面上解读其实也容易,那就是原来有一只花虎经常在这里长啸故而叫花虎哨,当然这只是我的打趣之语,究竟为何叫此名字,还有待于去考证。再比如双庙村,路口的村牌旁真的建有两座从外形看一模一样的小庙,农村村头建小庙习俗由来已久,人们都已习惯和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人们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好年天收的一种方式,但在同一地点一起建两座外形几乎一样的小庙,我还是头一回见到。

我骑行,我快乐

还有努其宫这个名字,它如果出现在历史悠久的北京西安洛阳等地,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出现在交通极其偏远的大山深处,还是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会是哪个王公贵族在此建造宫殿呢?再比如宇宙地,比地名之大,还有大得过这个名字的么?

我骑行,我快乐

人 文 之 韵

此次路线,经过了几处颇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大营子有一处知青博物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五四村也有一处知青纪念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大批来自辽宁、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知青,不远千里,扎根在林西,他们把美丽的青春年华永远的留在了林西。这几年,每年都有不少返乡知青再来林西,就是为了寻找那曾经的岁月,就如电影《芳华》中所说: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建一处博物馆,“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林西发展历程中,成千上万的知青们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林西自古就是革命战略要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高级将领黄火青、程子华等就曾在林西战斗过,朱德骑兵旅(师)成立大会也是在林西召开的。一个仅有八万余人口、素有塞北小延安之称的林西,就曾先后送出八千子弟上战场,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同他们的名字一起留在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克旗的四立本村也建有一处纪念馆,鲜红的墙垛上挂有一口铜钟。

我骑行,我快乐

1941年,大约三十多日军进驻克旗四立本村,将四立本和敖包村村民全部赶走,利用抢来的车马开始修建从林西叶来盖(现隆平村)天朝山到克旗木石匣(同兴镇)一线的防御工事,用来防御北面的苏联红军,到1943年共修建了15座碉堡,最后,参与修建碉堡的村民除一部分被日军继续奴役至东北外,剩余的大约四十多人在碉堡完成后都被杀害。日军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修建碉堡群,就是因为四立本处在三叉口,通往克旗、林西、黄岗梁方向的三条道路交汇于此,同时也是苏军进入克旗或者林西的必经之路。如今,昔日碉堡大部分已破败不堪,但有几处依然还保存很好,有的还成了当地村民储菜的地窖和牲口圈。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

我骑行,我快乐

四立本碉堡

七十年风风雨雨,七十年光辉岁月,对当地村民来说,每一个碉堡似乎都是一根刺,让人们如鲠在喉,但这些又是侵华日军的铁证,它让人们永远也不要忘了我们曾经的风雨飘摇,苦难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今后的岁月,我们仍需砥砺前行。 途中经过了一处废弃的石桥,猛一看,马上想到了小学时曾学过的《赵州桥》那篇课文的描述: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而眼前的这座石桥,是不是和课文的描述一样呢?虽然建造时间肯定远不及赵州桥久远,但其原理、外形几乎一样吧。

我骑行,我快乐

同兴拱桥

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石桥,中国人民的智慧永远让世人羡慕。 在永隆村的村中,还见到了几处过去农村特有的用品筑件,有提水用的辘辘,有磨面用的碾子,磨面用的磨盘,在农村长大、年龄稍长的人大概对此都不陌生,每一个物品都会唤起一段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记住他,就是为了记住那回不去的岁月,为了让疲惫的心能在回忆中得以片刻安宁。

我骑行,我快乐

回到家,已是晚上六点多,看了看时间,四个多小时,行程八十八公里,虽有点小累,但还是感到收获满满。身体的劳累换来的是精神的放松,值,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就在那,至于你感悟到的是什么,永远和个人的心情有关,光阴似箭是亲人相见的感慨,度日如年则是情侣思恋的漫长,之所以如此,不就是因个人心情而发的感悟么。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去试着用自己的情绪去捕捉一下自然的真谛呢?


我骑行,我快乐

回到广场骑行88公里

人生如骑车,有上坡必然有下坡,骑累了,停一停,看看路边的风景,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或者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然后再毅然前行,这不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么?如果说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灵魂的最终归处,那么每一次骑行就是行进中的一处驿站,它会让你在坡顶时多些警醒,在坡底时蓄些力气,在十字路口时多一种选择。正如歌词中写到: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段,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是的,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赵州桥   林西   水井   桥身   绒球   桥洞   碉堡   知青   日军   石桥   纪念馆   地名   美文   草原   岁月   森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