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走过历史的铁蹄硝烟,满载着传奇走向了辉煌的新世纪。

历史,犹如一面照妖镜,常读可以洞明世事;历史犹如一位睿智的老者,与之相处,可以看清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现在让我们穿越到秦汉之争的年代,看看邯郸城彼时的血雨腥风,从中借鉴人生智慧。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秦末,秦二世昏庸无道,各地纷纷起兵造反。公元前209年7月,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起义军占领陈(今河南省淮阳)时,魏国的名士张耳和陈余投奔了起义军。陈胜委任大将武臣为将军,任命张耳和陈余为左右校尉,拨给他们三千军队,命他们去赵国故地邯郸开拓地盘。

武臣率领北征军渡过黄河,进入赵地,一路攻城破阵,势如破竹,仅月余就占领了邯郸古城。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张耳和陈余看到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就鼓动武臣称王,武臣一听正中下怀,就在邯郸自立为赵王,并封张耳为右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武臣为了扩充巩固自己的势力,不再听从陈胜的指挥,而是派遣三路将领率军去攻打燕国、常山、上党等地区。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将军李良平定常山之后,武臣又命他进攻太原,结果走到太行的井陉关,由于地势险要,秦兵据关而守,难以突破。秦军前来招降,李良没有理会,便带领部分人马回到邯郸,想请求赵王武臣增派兵力,再来攻打。

来到邯郸的大道上,忽见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迎面而来,车马喧闹,华盖蔽日,仪仗威整,俨然皇帝排场。李良以为是赵王武臣出行,慌忙下马,俯伏道旁。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待车马行近,李良慌忙行李,谁知车内竟然是武臣的姐姐外出游宴,大醉而归。她不知李良是功臣,态度傲慢,李良素来骄贵,今日当着部下诸将受了侮辱,不觉恼羞成怒,决定降秦。他杀死了武臣的姐姐,又引兵进入赵王城,趁宫中不备,杀死了武臣。

张耳、陈余侥幸逃脱后,马上纠集残兵,重整旗鼓,并立赵王的后裔赵歇为赵王,定都于赵国的陪都信宫,重建赵国政权。李良再次发兵,结果大败而归。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李良遂引来秦将章邯,章邯以凌厉的攻势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邯郸,这座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又落入秦国囊中。

感悟:

每一次战役都是血流成河,白骨成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走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第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武臣本是陈胜手下的大将,本该和陈胜同心协力,共破秦军,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可他自立为王,在乱世中,本就根基不稳。自己品行不够,招来杀身之祸是意料之中。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第二:武臣的姐姐,作为当朝公主,不以国家为重,骄奢淫逸,轻慢武将,不仅自己丧命,还连累了自己的皇帝弟弟。九泉之下,她也愧对她的兄弟了。人呀,还是谦逊些好,尤其身在高位,更要谦虚内敛,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第三:李良这样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重用。他人太傲,做事偏激,爱走极端。一旦遇事,就失去理智,会做出不可弥补的错事。可能当今很多的刑事犯罪分子,都是李良这种性格。

邯郸故事:武将杀死公主,究竟是因为何事?

我们读史,就要从中汲取精华,增长见识,做一个通透、明智的人。大家说对吗?

徜徉古文化,领略更多的智慧,让我们一路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邯郸   井陉   淮阳   魏国   成山   秦国   常山   起义军   农民起义   车马   武将   慌忙   大将   自立   美文   将军   姐姐   公主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