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刘佐,一个人口才2万多人的小乡,我去过多次,但在鄂东新城用无人机航拍这个湖北最东端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这里,民风淳朴,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刘佐乡,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是“鸡鸣三省”之地。西接小池镇马垏村、板桥畈村,东连宿松县汇口镇,南临长江,北至龙感湖管理区。相传,清代长江大堤杨东塆溃口处左边住一能治百病的刘姓名医,得名刘左口。后来人们为了祈求老天保佑他们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就把“左”改变成了今天的“佐”。这里清代属长乐乡,1949年属小池区,1958年属长江人民公社,1959年属小池人民公社,1961年属小池区,1975年撤社并区,自小池区分出,设立刘佐人民公社。1984年并入小池区。1987年自小池区分出,设立刘佐乡。刘佐的滨江村是湖北的东极,东极点经纬度为:东经116度08.0′,北纬29度50.0′。湖北陆地最低点在此(刘佐乡东喇叭湖陆地),海拔仅9.2米,是湖北省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刘佐,历为军事战略要地。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18年时,这里的段窑为两军争夺之据点。明末,抗清将领左良玉在境内与清军进行阻击战。抗日战争时期,段窑一带是湖区抗日武装根据地。

从空中看刘佐,该乡为长江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南濒浩浩长江水,黄广大堤巍巍壮观,刘佐段窑新月堤与安徽省同马大堤相接,成了挡住洪魔肆虐的防洪屏障。八一港如银蛇狂舞,从境内穿过连接丰收、友谊等8条河港,汇入长江。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刘佐乡各村的地名也如它的名字刘佐口来历一样有趣。乡政府所在地的段窑社区,旧名段窑,始居段、姚二姓,有“尖刀迟鱼小池口(小迟口),绿豆煮粥是段窑(断腰)。段窑、湖口者矶洲,手捧香炉望渡口”之说。滨江村呢?西靠段窑社区,东邻安徽省宿松县境,南抵长江干堤,北至段窑社区。因南临长江,所以得名滨江村。胡营村是明永乐年间,胡觉祥携子孙自蕲州迁此地定居垦荒,居港北,清代,太平军曾在此屯兵设营,得名。梅花屋村,是明代,梅姓先祖梅受九自江西建昌迁此地定居,后有富豪梅树早,在此地建造房屋并雕花装饰,故名梅花屋。抗日战争时期,黄梅四区区委会设在该村,是湖区抗日武装根据地之一。“段窑敌后武工队”就在这里成立。杨西塆村和义民杨清江有关,杨仕宪,字清江,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毕生勤劳,围湖垦田方圆数十里。嘉靖年间,应天府水灾,杨清江捐粮六千担,朝廷旌表为“义民”,应天府为其建牌坊。万历初年,知县来三聘划分乡镇里甲时,分别以杨清江姓和字命名杨穴镇、清江镇,以示推崇和褒奖。杨清江百年后葬该村。 以种植棉花出名的石流港村,(明时名十里港)因村中间有条流水港,沿港建有石头砌成的放水闸,而得名。

明代以前,刘佐是长江边上的一片荒湖滩,明初,以胡开二将军为首的汪、黄、刘、沈等五位将领来此地垦荒种粮。这里纵横约有七里,故名“七里荒”。因为,七里荒这块土地是皇上所赐给五姓将军耕种的,所以此地又名“皇五”。为了减少洪涝灾害,他们在湖滩上围堤建圩,堤高五尺,宽七尺,全长二千一百余丈,成了黄梅的第一个“军圩堤”。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刘佐不但是出棉花的好地方,还盛产花生,宏星村,是1998年长江干堤外实施“平垸行洪”,新开镇横河口村民整体迁至刘佐乡的村。这里,房屋整齐划一,最早硬化了通组公路、建起了群众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黄梅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的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麻壳”花生,又称“扑壳儿”花生,籽粒长,味道香,回味久,含油量低,吃得再多也不油腻。每到秋收时,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动手炒花生的习俗。那花生还在锅里翻滚的时候,花生的香味就一个劲儿的往鼻子里钻,让人的嗓子眼儿里豁拉的开了一道门,口水不禁涌了出来。

刘佐,值得一去的鄂东第一乡!

【大美黄梅】刘佐口随笔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文旅微信平台总编、2019年长江读书节领读者、黄梅摄协副秘书长、《黄梅文艺》杂志副主编,黄梅作协常务理事。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 文旅湖北》《荆楚群文》《涛声》《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石周刊》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小池   清江   湖滩   抗日战争   滨江   义民   湖北省   安徽省   人民公社   大堤   协会会员   长江   湖北   清代   美文   花生   随笔   黄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