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自诩为萧萧澹澹的素心之人,时而,遐想结庐万山之间,时而,神驰邂逅民风古建筑之林。如果说,一茶一书是灵魂的安栖之所,狎近自然,体悟民族文化则是荡涤灵魂的殿堂。穿梭于披翠展绿、邀雨成云的大自然怀抱,游走在肃穆、静谧、森严而文化气息古朴浑厚的古风建筑间,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激起多少变幻的情感。置身其间,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震撼着我,不禁要高声呐喊:“这就是我伟大、美丽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祖国勤劳、睿智的人民——”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我要说的地方,就是国庆期间举行以“风华东山,优雅初绽”为主题的开园试运营活动的黄梅县东山小镇。六月间,因工作关系第一次来东山小镇,总体感受:空气清鲜,绿草如茵,花儿斗艳,建筑群规模还算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由于来去匆匆丝毫没了解她的性情。

这次走进东山小镇,确乎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深秋,并不是好时候,没有五颜六色的群花,没有旖旎的春光,没有皑皑白雪,没有簟纹如水的夏景。10月6日,在街头巷尾及朋友圈掀起的“东山小镇”热潮中,我们也奔向东山小镇,想一睹她的风采。想着在假期消逝前尽可能地释放狭窄壅塞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顶着晌午的骄阳,奔赴在去往东山小镇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速越来越快,热浪拂过脸庞,似乎高不过内心的热情。愈靠近目标,发现同方向的车辆愈来愈多。不一会,走上S236公路,一座青瓦白壁的建筑背倚东山,矗立在马路不远处的正中央,晴空万里下它的庄严肃穆溢于言表,竟不失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心中不免有点激动。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下车后,女儿机灵地顺着人流奔向第一道入口,我们紧随其后,扫视四周,游客虽不多,但都是轻装简行,神色轻松,脚步轻盈,我想他们都准备收获一顿丰盛的精神食粮吧。走进第一道门,撞入怀中的是一个大大的圆形池子,环视四周,商铺环绕池子而建。再细瞧池水,清澈见底,秋风拂过,波光潋滟,游客在池边舞动着倩影,搔首弄姿,似乎拾得了人影天光,拾得了一整座丰富完足、圆融无憾的人生倒影。

顺着池沿前行,正中间有一排水泥砌的名曰“为甚到此”的网红测试身形的柱子。看似无聊,大家却玩得不亦乐乎,男女老少,你簇我拥,来来往往,旁观者也驻足停留,嘴角不自觉上扬,如果碰到有人自信过得去,结果卡在半截,顿时哄堂大笑,那么爽朗而纯粹,那么清脆而美妙,我想这就是对“为甚到此”最灵魂的诠释!

再往前,我们来到了检票口,正式进入东山小镇的腹地。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庄重的建筑,近距离看阳光让它更加熠熠生辉,尤其是四个角上的金钵和顶部尖尖的物体。寻觅着周遭的自然风光,虽无春的秀媚,亦无夏的炽烈,更无冬的素净,却有其独特的性灵。这里完全没有接到秋的旨意,所傍的东山起伏不断,绿沉沉;树依旧苍翠欲滴,小草也没有褪去绿色外衣的意思,即使不能云树环绕,秋高气爽,依旧山光怡悦人心!

我们顺着“看脚下”往里走,一阵悠扬婉转的古筝名曲飘入耳朵,进门就是一个小型的人造瀑布,引来了很多小孩,女儿注意到了旁边的稚子学弈的石雕,立马蹦过去摸摸小孩的脑袋,瞧瞧老先生的神情和动作,还模仿给我们看,看见我们笑了,她乐了。顺着瀑布下的小溪往前走,许多孩子蹲在溪边捞水里的鹅卵石,喜欢的多把玩一会,不喜欢的又抛入水中,潺潺的溪水被敲得叮咚作响,水花溅到身上、脸上,笑脸立马盛开。甚至,有母亲抱着不会走路的孩子趴在岸上捞,白皙的皮肤,肉肉的小手在水里到处搅,似在抓石头,仿佛又只是在嬉水,抱都抱不走,水打到身上咯咯笑,是啊,这是多么有趣的童年旋律,活脱脱的一幅稚子嬉水图!

沿着金粟院往前,看到一块旋转方块式东山小镇宣传栏,一面是东山小镇的图片,一面印着网红言语,朴素而契合心灵。烈日当头,担心女儿耐不住热,我们在凉棚下休息会。坐看这条道,都是商铺,女儿看见戴面具的就吵着去买,我们顺着街道往前寻,一会看看这个店,一会逛逛那个门面,商铺的名称多有古风的味道。我们走进藏宝阁,东西新奇而众多,游客都挑花了眼,小女孩更是恋恋不舍。晨暮线书店很惹眼,朴素而新颖。是啊,心累了,找一本喜欢的书,所有的倦怠顿时销声匿迹……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想着时间充足,我们晚点再细赏,我们加紧脚步前行,路过“梅开二度”,看到游客在里观赏,顶着古时织布机,幽雅的环境,物品映着典雅的灯光,如此静谧而令人痴迷、流连忘返。突然,一家三口穿着汉服从身边经过,一句“真好看”的赞叹震动耳膜,女人体态优雅轻盈,男人器宇轩昂,孩子稚嫩的神色,着汉服更显可爱灵动,简直三副汉服架子!经不住诱惑,我也来到汉服店,头饰精致而不妖娆,衣服也是种类繁多,应不暇接,此时真的不好意思自己才疏学浅,不过管不了那么多,用不来,不懂,给眼睛一场盛宴还是可以的!

实在太热,我们经过湖上的木桥,来到对面的草坪上,游客好多躺在上面,小孩在上面追逐打闹,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眉飞色舞,生活的一地鸡毛早消失在云际了吧。我们也感受了一把天为被,地为床!将近四点,女儿催促我再去逛逛,我们原路返回,来到大戏台旁,正巧准备唱戏,我们听了黄梅戏《卖油郎》《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我准备买瓶水再来,结果女儿执意不肯,说是走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我只能忍着,烈日灼得腿痛,女儿却一动不动站那,我问她听懂了没,她摇摇手示意我别说话。戏唱完了,晚上有事,我们要走,结果女儿不让,说是还要看戏,拗不过她,只能留下来了,心想让她提前了解黄梅的风俗文化也是不错的!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我们沿着湖岸走了一圈,有许多客舍,木栅栏,拉开窗帘即可看湖光秋色,到了春天真的可以体验一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暮色渐浓浓,游客骤然密集,桥上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街道上人影攒动,可谓摩肩接踵。坐在湖边,看人影、树影、屋影,霞光中,微风徐来,挥就一幅水墨画!转到桥头,出现在眼前的是“东山书院”,心头一紧,想靠近看看,却又心虚自己心中毫无半点文墨,只能远观,但回头想以前游玩过的地方似乎没有这么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一个追求浮华与刺激的社会,旅游是灵魂静下来的途径,文化的熏陶才是根本吧。

好容易等来了7:30的大型光影秀,整个场上挤满了人,孩子大人都翘首以盼,为了让女儿看得清楚,我老早就找到了第一排的位置。几个孩子站一起,都紧紧盯着戏台旁边的角楼,灯光颜色千变万化,真的格外耀眼。一会一排光柱射向天空,绚丽夺目,孩子们欢呼:“好神奇呀”。广播说开始了,全场喝彩。倏忽,全场灯灭了,光影秀开始了。光影秀给我们展示了“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场下都很安静地观看,甚至手机拍摄,要留住美丽的时刻。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是啊,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人有必要更多地了解黄梅戏,我们是黄梅戏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当以黄梅戏为荣!黄梅挑花是黄梅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他们凭借独出心裁将祖国的大好河山织就在布匹之上,我们怎能不骄傲?岳家拳是黄梅的又一文化特色,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开拓更好的未来。我们持着黄梅的这些名片,让更多人认识黄梅,了解黄梅,为更多人带去生活的色彩和心灵的宽慰,我们是自豪的!

光影秀结束了,跟随着流动的人群,感受到的是满镇的欢愉,满镇的古筝名曲,多么热闹和谐的夜晚,多么美妙的东山小镇!


「“东山小镇”杯征文」孙静:东山小镇漫笔


作者:孙静 濯港镇小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东山   小镇   漫笔   稚子   岳家   挑花   拾得   黄梅戏   古风   光影   美文   灵魂   女儿   游客   孩子   建筑   文化   孙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