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是3-6、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教育网根据《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整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1、综合性

从性质讲,它是一门综合课程,但它不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例如有的人认为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构成一门学科就叫作综合实践课程,这样不对,而科学就是一门综合学科课程,但它是基于学科知识,基于主题的一个综合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并不是一个学科的综合,它是一个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的,基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的这么一门综合的课程,它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的经历的整体的认识以及综合素养。

2、经验性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基于经验、实践、综合的课程,它应有经验的参与,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设计、制作、研究、参与、服务、包括信息实践、劳动实践等这样的一些学习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经验,积累他的经验,经过经验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才能达到经验的重组、经验的提升。这就是综合实践与其它学科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它是一门基于经验,在经验中成长,为了经验的提升的一门课程。

3、实践性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它是实践取向的,像语文、数学这些课程,是知识取向的,尽管他当中也包括一些实践活动和一些研究、探究,但是它的研究、探究还是为了根据或者适应这个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相关目标的一种需要。

4、分级管理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三级管理的课程。

第一、是国家规定。是国家体现国家意志及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中小学必须实行的一门必修课程;

第二、是地方管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学生的背景差异非常大,所以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行政部门、教育部门都要加强管理研究,这就叫地方管理;

第三、是校本实施。是学校基于自己的教育资源、学校的办学理念,特别是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学生所发展的特点,需要自己开发和实施的一门课程。

所以说综合实践课程最集中体现了我国新课程关于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一门课程,最集中体现了三级管理制度的内在精神。

5、全面性

从操作层面上来讲,教师在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的时候都应具备有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上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相关知识点的整理,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真题和题库进行巩固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经验性   性质   课程   知识点   考点   取向   美文   考生   学科   背景   目标   经验   方式   教师   地方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