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插队时当地后生多次向她求爱,弟弟搬来救兵为姐姐解围


庞爱华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曾在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四年,每当说起插队时当地后生向她求爱的经历,庞爱华就觉得很难为情,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在陕北插队时当地后生多次向她求爱,弟弟搬来救兵为姐姐解围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3月22日,庞爱华和她弟弟庞爱国随同北京知青一起来到陕北插队落户,庞爱华分在了陕北的杨家坪大队,庞爱国分在了马家沟大队,这姐弟俩相距二十多里路。

当时陕北农村的生活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艰苦,杨家坪大队离县城十八九里路,相对条件好一些。马家沟大队离县城四十多里路,那里沟壑纵横,丘陵连绵,土地贫瘠,当地社员们的吃粮靠返销,烧柴靠捡拾,附近山坡上的草根都让社员们挖出来当柴烧了。

当初庞爱华申请的是和弟弟去同一个大队插队落户,后来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姐弟俩被分在了两个地方,还相距那么远。庞爱华虽然比弟弟大不了多少,可她的自理能力强,会洗衣服,会照顾自己。庞爱国虽然也十六岁了,个头比他姐高半头,可他在家什么也没干过,别说让他自己洗衣服了,他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洗过。为此,庞爱华很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

杨家坪大队有两个生产小队,一个生产小队不到二百人,庞爱华他们七男二女九名知青分在了第一生产小队,七名男知青住在了队部旁边的一孔土窑里,庞爱华和一名叫李海棠的女知青住在了一队队长杨明忠家的一孔闲窑里。他们九名知青都在一起吃饭,做饭的锅灶就在男知青们居住的土窑里。

一队队长杨明忠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叫杨卫星,十九岁了,读过几年书,在生产队当记工员。二的是个女子,十三岁,叫杨秀春,特别聪明,因为学校离家太远,读了一年书就辍学回家了。

马家沟大队也有两个生产小队,庞爱国和八名男知青分在了第二生产小队,住在了牛棚旁边的那孔土窑里,和光棍饲养员马大伯挤在了一铺火炕上,他们自喻光棍知青户。马大伯既要喂牲口,还要给知青们做饭,虽然辛苦,但马大伯乐意,因为队里每天多给他记三分工。另外十名女知青分在了第一生产小队,她们住在队部的土窑里,一名女社员负责给女知青做饭。

杨家坪大队的自然条件虽然比马家沟大队好很多,但知青们的生活水平基本差不多,因为他们第一年插队都吃国库供应粮。两个大队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悬殊就大了,杨家坪大队社员们的口粮基本够吃,很少有社员吃菜团子。马家沟大队社员们的口粮虽然有返销粮和救济粮,可他们的口粮至少有三个月的缺口,这三个月的粮食缺口只能靠野菜、洋槐花等植物来代替。用吃糠咽菜这句话来形容社员们当时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

安顿好了吃住问题,就要参加生产劳动了。三月末的陕北乍暖还寒,当时山上还没有太着急的农活,会使唤牲口的社员开始往田间运送土杂肥,犁地耙地,也有的社员往山坡地挑土杂肥或刨挖地头。庞爱华他们既不会挑担,也不会拉车,杨队长就安排两名老社员领着这些知青挨家挨户掏茅房,挖粪坑,让知青们把茅房和粪坑里的粪便和土杂肥用大筐抬到场院晾晒,晒干后再运到田里去。

这样的农活虽算不上累,两个人抬一个用荆条编的大筐,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知青们闻到那股臭味,都捂着鼻子跑,有两名知青还呕吐了。庞爱华在学校时虽然也参加过支农劳动,可这样的农活,她也是第一次干,累倒是不怕,主要是闻到臭味就恶心。第一天收工后,她们两名女知青都没吃晚饭,一想到茅坑就反胃。

连续抬了六天的粪,各家各户的粪坑茅房都挖完了,庞爱华他们也习惯了挖粪抬粪,都不觉得像开始那样臭了,也没人捂着鼻子跑了。

经历了一个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繁重劳动,庞爱华他们也就慢慢适应了陕北农村的生活和劳动,不惧怕苦累了,也就不觉得那么苦累了。

在杨队长家居住了大半年,庞爱华和李海棠跟杨队长一家都很熟悉了,特别是杨秀春,天天姐长姐短跟在她俩屁股后面跑来跑去,晚上还和她俩在一铺火炕上睡觉。庞爱华和李海棠都很喜欢杨秀春,她俩从北京带来的桃酥和糖块,差不多都给杨秀春吃了。每天晚饭后,庞爱华和李海棠就教杨秀春读书写字,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杨秀春已经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她的读写能力达到了小学毕业生的水平。

秋收秋种结束后,田野里也就没什么要紧的农活了,庞爱华惦记她弟弟,就跟队长请了假,她让李海棠陪她一起去马家沟大队看望她弟弟,顺便把给他弟弟织的毛坎肩送过去。

杨卫星听说庞爱华和李海棠要去二十多里外的马家沟,就自告奋勇,借了队里的毛驴车,非要赶着毛驴车送她俩去马家沟。庞爱华和李海棠实在是无法拒绝杨卫星的好心,只好勉强答应了。

当庞爱华看到又黑又瘦的弟弟时,姐弟俩搂在一起呜呜大哭。听说庞爱国他们最困难的是烧柴问题,杨卫星又自告奋勇,到公社煤场给他们拉来了五百斤煤炭,拉煤碳的钱是庞爱国他们九名知青平摊的,碳票是知青办之前发给他们的。临离开时马家沟时,庞爱华把兜里的几斤粮票和几块钱都留给了她弟弟。

从那以后,杨卫星总是没事找事接近庞爱华,帮她挑水,帮她砍柴,还把在公社供销社买回的雪花膏和牙膏送给庞爱华。庞爱华总觉得杨卫星有什么意图,她就尽量躲避杨卫星,还把杨卫星送她的雪花膏和牙膏让杨秀春还了回去。

看庞爱华总是躲躲闪闪,杨卫星干脆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喜欢庞爱华,想跟她处对象。庞爱华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果不其然。慎重考虑后,庞爱华觉得不能让杨卫星下不来台,就婉转地跟他说:“卫星哥,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现在还小,暂时不想考虑这个问题,等过一两年再说吧。”“那也中,就晚一年再说这事。”杨卫星竟没听出庞爱华是在拒绝他,他误解了庞爱华的拒绝。


在陕北插队时当地后生多次向她求爱,弟弟搬来救兵为姐姐解围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转眼到了1972年的春天,杨卫星又向庞爱华发起了爱情攻势,他还跑到县城给庞爱华买了一条上海产的围巾。看着杨卫星送的围巾和牙刷牙膏,庞爱华左右为难了,明确拒绝杨卫星吧,怕伤了他的自尊心。答应他的追求吧,庞爱华根本就没有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决心,看别人都通过应征入伍或被推荐上大学离开了杨家坪,庞爱华早就盼望着快点离开这个穷山沟了。

考虑再三,庞爱华决定明确回绝杨卫星,免得夜长梦多,不明确回绝,他就会没完没了地纠缠。

那天早饭后,庞爱华把杨卫星叫到院子里说:“卫星哥,我已经有对象了,以后你就做我的亲哥吧。”“你什么时候有的对象,我咋没听说,他是哪的?”杨卫星惊讶地问。

“卫星哥,我的对象是马家沟大队的知青,我们是同学。我前几天去马家沟大队,就是去看我对象。”庞爱华红着脸编起了瞎话。

杨卫星用手挠了挠后脑勺,红着脸说:“马、马家沟大队的那个知青不是你弟弟嘛,你也没说过有对象呀,你不说让我等你一年再说嘛。”“卫星哥,我不骗你,那个瘦高个是我弟,我的对象是那个又高又壮的,叫魏红军的那个。”庞爱华说。

“反正我不信,这辈子我就认准你了,非你不娶。”杨卫星就像一帖狗皮膏药,贴上还揭不掉了。

看杨卫星粘上了自己,庞爱华挺苦恼的,她把这事告诉了李海棠,李海棠说这事必须快刀斩乱麻,拖久了对谁都不好。

第二天一早,庞爱华跟队长请了假,她说到公社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再给父母寄封信。杨队长准假,庞爱华慢跑快走,一个多小时就赶到了马家沟大队,跟她弟弟说明了情况,希望她弟弟想办法给她解围。

一个礼拜后,庞爱国和他们知青集体户户长魏红军一起来到了杨家坪大队,庞爱华指着魏红军对杨卫星说:“卫星哥,这是我对象,他叫魏红军,我俩是高中同学。”杨卫星虽然半信半疑,可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以后的日子里,杨卫星虽然没有再纠缠庞爱华,但他也没死心,还把目标转移到了李海棠身上。李海棠虽然已明确拒绝,杨卫星还是给李海棠送牙膏,送雪花膏,他家有什么好吃的,杨卫星也会亲自送给庞爱华和李海棠。

那年秋天,杨家坪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上大学的指标,庞爱华和李海棠都符合条件。那天晚饭后,庞爱华和李海棠要跟李队长打听一下情况,她俩刚走到窑门外,只听杨卫星说:“爸,你不能让庞爱华走,我想跟她处对象。”“卫星,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不会利用手中权力无端扣掐人家的。再说了,人家是北京知青,长得又俊,你配不上人家。”杨队长生气地说。

停顿了一下,杨卫星又说:“爸,要不你就想办法把李海棠留下,我娶李海棠做婆姨也中。”“卫星,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海棠你也配不上,只要人家符合条件,我是不会难为人家的。处对象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哪有你这样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强扭来的瓜能甜嘛。”杨队长说话的声音挺大,好像很生气。

过了没几天,李海棠通过了各项审查和体检,被推荐上了大学。第二年秋天,在杨家坪插队落户四年的庞爱华也被推荐上了大学。临离开杨家坪的前一天,杨队长笑着对庞爱华说:“爱华,这几年让你受苦了,照顾不周的地方,多担待。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看看,你永远是咱杨家坪大队的社员。”那天,队里为庞爱华举办了饯行晚餐。

庞爱华离开杨家坪那天,杨队长赶着毛驴车把他送到了公社汽车站,亲手把十来个煮鸡蛋和几个白面膜塞到了庞爱华的书包里。一直目送通往县城的汽车消失在黄尘中,他才赶着毛驴车回了杨家坪大队。

2008年初冬,79岁杨队长去世了,庞爱华和李海棠专程赶到杨家坪,送了杨队长最后一程。


在陕北插队时当地后生多次向她求爱,弟弟搬来救兵为姐姐解围

知青电视剧剧照图片


时隔这么多年。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时的那段日子,庞爱华和李海棠眼睛里就充满泪水,她俩说永远忘不了那段青葱岁月,永远忘不了淳朴善良的杨队长。

作者:草根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陕北   插队落户   雪花膏   弟弟   粪坑   茅房   救兵   农活   毛驴   社员   知青   小队   后生   牙膏   美文   大队   队长   姐姐   对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