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石嫣 3O有机农业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一篇文章,摘自石嫣老师2019年在“有机30年大会”上的分享,看完您会对有机农业产生新的认知~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石嫣 国际CSA联盟联合主席


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时值中国有机三十周年,我也想回顾一下社会生态农业CSA 这十年左右所走过的历程。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以上照片拍于2009年左右,最左边的这位女士叫艾丽斯,是美国特别有名的一位大厨。她因何出名呢?一个是她影响了奥巴马夫人在白宫种菜,另一个是她还帮助很多大学改变了它们的菜单。比如耶鲁大学,现在整个食堂的菜单里有10%到20%是完全采用当地有机小农的食材,这些很多都是艾丽斯在参与推动。

10年前,她来北京参加中美文化论坛,当时她想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办一场全有机晚宴,想找一只有机鸭子。她认为,北京是以北京烤鸭著名的地方,应该有很多质量很好的鸭子。我们帮她找了很长时间,但是在北京没有找到有机鸭子。最终在浙江找到了,她说不要屠宰、不要处理,要把活鸭子运过来。


2018年,我在巴西参加的大会上再次见到这位艾丽斯女士时,她还在跟我抱怨说:“我想做一次有机餐,连只有机的鸭子都没有”。我跟她说:“你8年前来中国的时候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至少目前来说,你需要任何的有机食材我们基本上在北京都可以找到了,如果北京找不到的在我们社会生态农业网络里也可以找到。”


这就说明,十年前我们刚开始推动这种以小农为主体的,以社会化参与为内容的模式时,确实包括产品、服务和很多内容都不完善,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这张照片是我2018年去荷兰,荷兰政府邀请八个国家的八位代表去参观他们的农业,但是在第一天晚上的欢迎晚宴中,我们并没有去很高大上的餐厅,而是去了这家餐厅。这一家餐厅有什么特点呢?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一进到这个餐厅里,它有一排数字,上面写着388749,右上角是千克,左上角是两个英文单词RESCUED FOOD,这个餐厅的名字叫剩食餐厅


在这个餐厅里吃到的所有菜,都是它拯救回来的,在哪里拯救的呢?就是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超市、一些农贸市场,它和他们签订了合约。一些快要过期的,但是还没有坏掉的食物,或是一些丑陋的长得不好看的蔬菜,这个餐厅就把它拯救回来,变成餐桌上的美食。


而实际上在这个餐厅吃饭的时候,你并不会感觉你在吃剩的饭菜。这个餐厅在荷兰海牙很火爆, 他们经常做一些比较高规格的接待。其实它应对的是当下全球重要的食物体系的问题——食物浪费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我手中拿的这瓶啤酒是用土豆做的啤酒


这个餐厅的经营理念中,传递给消费者:其实有很多不好看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加工成美食。包括这个土豆,可能很多人不会买了,或者说它就要被浪费了。


前两周,我去北京一个很著名的超市,晚上九点它快要关门时我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大量的新鲜食物真的是没有坏,却全部被扔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里。


我们分析十年来国内的三农领域政策,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我们从过去偏重城市化为主的方向,逐渐演进为市民下乡、农业进城的方向。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生产问题,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生产不足,而是各个领域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生产过剩。很多各级政府也在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滞销的问题,到底会出现在怎样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中?过去的小农户,会出现滞销吗?现在的滞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各级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朝它认为正确的产业方向发展。


中国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实际上产销是非常不匹配的。在消费端我们没有组织化的消费主体,中间的流通是相对成规模相对成熟的,但是我们前端的生产主体是非常分散、没有组织的。这就是为何一边我们生产的产品已经过剩卖不出去了,然而政府还在主导继续生产。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过去我们很重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生产。从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逐渐提出小农户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还是一个主体。


所以,我们现在的农业发展政策中,不能把小农排斥到农业政策设计和农业的整体方向之外;所以小农经济,如何与现代化结合,其实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个也是CSA 联盟目前主要组织的一个主体。


这十年来,可以从国际的食物体系问题的变化中看到,目前在全球讨论最多的有以下几个大的问题:


第一个是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对各个地区的影响。比如在珠海的一个CSA 农场,这几年经常会连续遇到台风的问题,这些都是极端天气给农业带来的一个影响。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可能会越来越频发,因此作为农业生产端来讲,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气候的变化问题。


第二个是目前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从人的健康角度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从土壤农业的角度关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实际上这两个研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第三个是人口的增加,同时饥饿人口也在增加。2012 年,全球的饥饿人口是8.2亿左右,中间有一个下滑,但是最近这两年,整个全球的饥饿人口仍然在增加。


第四个问题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大量降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在昆明举办,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重要节点。


最后一点,食物体系的一个变化:最近举办的北京素食文化节,可以看到植物性饮食的潮流在兴起。现在有很多的研究证明,规模化养殖对气候、环境、土壤所形成的污染,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8年,我当时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农场务农半年。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时候,甚至更早,美国就开始出现返乡。当时那个农场的农场主,那时候也有其他工作。当时我就感觉到,未来中国的一个发展方向很可能就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出现像有机农业这样的返乡潮流。


所以,在过去的十年中,甚至比十年更长的时间,大家就开始讨论这几个问题,现在大家仍然在争论。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解答。


第一个迷思:有机农业能不能养活世界?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单一面积上产量提升的问题,如果产量提升就能解决温饱,那现在我们就不会有饥饿的人群。实际上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参加中国农大的有机会议,农学领域的一位老师也说到,在化肥农药方面,投入再多,最后对农业的产量增加也就是10%左右。如果不在管理上提升的话,农业在种子、化肥、农药上的增产空间就是这么多。


关于浪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是三分之一的食材,还没有到达餐桌就浪费了。之所以浪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间的链条过长,从生产到消费,中间包括了加工、运输、仓储到最后的超市,每个环节都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浪费。这也是CSA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减少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除了饥饿的人口以外,我们现在全球的食物体系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营养不良的问题。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的过度摄入而出现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所以,我们在做有机农业的过程中,不只是在做有机的生产,也要做有机的教育,有机的价值观,有机的生活方式的推动。


大型超市里面,我们看到这么多的食物,其实很多都不能滋养我们的身体,大部分是一些垃圾食品, 高油高糖的食品。看似我们在做自由的选择,实际上我们所选择的这些深加工食品,就是来自于几个公司,我们的选择真的自由吗?


为什么我们强调社会化的农业,就是我们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去付钱支持的那个生产者,那个主体。你知道你的钱是留给了具体的人,还是留给了资本。


在CSA的体系里,我们一直强调要认识你的农民,认识生产的产地,你要知道你吃的东西,从哪儿来,谁种植出来的,这是CSA 的一个核心理念。


在这十几年中,有机农业对于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的正面影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包括最早期的美国的一家研究所、瑞士的有机农业研究所,都有大量的研究能证明有机农业是如何通过改善土壤、保水、保沙、抗旱的能力,从而来增强我们农业的弹性。


有些西方人说有机农业,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如:过量使用有机肥,或者规模化的生产。比如一千亩地全都生产有机生菜,这个时候你用的生物农药量也是非常大的,这可能会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


但其实有机农业强调的是真正的最佳实践,在有机农业里面,也要朝更好的农业实践发展。不是说你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就是有机,而是能够更好地提升你的实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现在有一些西方组织,提出再生农业。我们看到,很多农业理念的背后,它们的核心思想都是非常相似的,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这些年一直在推动的生态农业。


最近,粮农组织几位负责生态农业的代表也来到北京跟我们见面说:他们推动的生态农业和我们的有机理念是完全一样的。不只强调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它还是一个科学实践、一种社会运动。生态农业在联合国层面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方向,这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这是2018年我们去意大利罗马参加第二届全球生态农业大会的照片。当时大家讨论了很多技术, 包括学习的方向和理念,确实和我们中国的传统农业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就像这本《四千年农夫》中描述的,中国的农民确实是堆肥最早的实践者。当然, 农民并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去进行配比或者是堆肥,更多的是如何把我们的废弃物和有机质充分地利用到土壤里。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四千年农夫(精装)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当当购物

27Purchase

公元五百年左右的《齐民要术》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用粪、如何用药,以及肥料对于土壤的重要性。我们在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发现,随着我们对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入了解,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现在我们只不过是用国际的话语,把我们现在的实践描述出来,让国际上也能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鱼田或者是稻鸭共作,早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文化遗产,他们一直都在推动这种生产方式。各个国家都在采用这套思想和方法。中国更需要去专注这种生产方式。


第二个迷思就是有机农业只服务于富人。


很多人会问,有机产品这么贵,是不是只服务于富人?我觉得这忽视了有机农业的几大原则:第一个就是关爱原则,第二个是公平原则。在有机农业中,我们不只是把有机食品提供给消费者,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支持生产者。如何让我们的农民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受益,让他们在使用、种植的过程中,不必再遭受农业化学品的危害,因为其实农民是第一受害者。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这位农民在用除草剂,我当时就在他身边。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农民在用化学农药的时候和他一样是不戴口罩和手套的。而化学农药会通过我们的皮肤、呼吸道进入到身体里。


所以说,有机农业的价值之一是关爱农民,我们每个人的一日三餐都需要农民,因此关爱价值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TOMATO-LAND是美国一位记者写的调查。他讲述了美国西红柿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已经到了工业化的极致。你在冬天的时候去美国,吃到的西红柿,差不多99%都是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农业生产地区生产的,他们生产的西红柿是运输到全北美的。这个农业生产地区的生产主体是谁呢?几乎都是墨西哥的非法移民。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这些戴帽子的黑色皮肤的墨西哥人,因为受到一些可以挣钱的诱惑,来到美国。整个采收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番茄都是青的时候采收,然后经过催熟,很快就可以到达我们的餐桌。


这些看似很好的食物背后,它的生产者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作者描述说生产这些食物的人都不是所谓的奴隶制,但他们就是当代农业中的奴隶。作为我们有机农业来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机农业不再是剥削农民、剥削生产端的生产方式。


未来,如果还有像这种雇用低价的劳动力,使用剥削的方式来获得有机农产品。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我们重新谈有机农业的时候。


佛罗里达州的儿童出生缺陷率比其他的州要高5%-10%。


石嫣: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挑战(上)

这是这个记者调查的一位女性,她在怀孕及生孩子的过程中一直都在这个采摘园里,所以她的孩子出生时是完全没有胳臂和腿的,这就是出生缺陷


有机农业之所以我们说它不是为了服务于富人,是因为有机农业的初心之一,其实是服务于如何让农民的生活状态、生产状态能够有所改善。


通过有机农业的食材,消费者吃到更好的食物,获得健康,生产者获得稳定而持续的生产,这也是有机农业的初心。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有机慢生活》杂志2019年第12期

编辑:赵曦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生态农业   粮农组织   联合国   荷兰   美国   美文   北京   饥饿   中国   土壤   主体   餐厅   食物   农民   农业   社会   有机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