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原创:褚丽君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从这个大门进去 ,登上一段台阶便是“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广场。

十月四日早上吃过早餐后,我们从二道白河镇去往临江,临江的“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是我很早以前就想去的纪念馆。当我们赶到那里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纪念馆中午休息,要下午一点半才开馆,我们在车上简单吃了一点东西,等到下午开馆。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在纪念馆的一楼大厅迎面是陈云、肖劲光、肖华三位革命家的塑像。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临江市猫耳山脚下,在这里凝聚着革命英烈碧血丹心铸就的民族之魂,浓缩了临江老区人民踊跃支前,参军参战的光荣历程。

1991年建立的“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展示了我党我军坚持南满斗争的艰苦历程和四保临江战役的壮烈场面。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1994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了馆名。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毛主席在延安窑洞起草关于"建立牢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1945年9月至11月,山东军区主力6万余人分3批从陆路和海路向东北挺进。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115师一部挺进东北途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八路军出山海关挺进东北。

前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调集了7个正规军,并收编伪满部队共纠集了60余万人的兵力,向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犯,妄想独占东北。

我东北民主联军面对优势之敌,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牢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在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第1、2、6纵队退至松花江以北,第3、4纵队撤至南满根据地临江,抚松、濛江(现靖宇县)长白县,辽宁省委、省政府、安东省委、省政府和辽东军区总部等4万余人被压缩在这四个县城,敌我形势异常险恶。

1946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在占领了东北所有的大中城市后,即以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10万兵力分三路四次向我南满根据地临江大举进犯。

对此党中央实施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满分局。1946年11月,东北局派陈云、肖劲光同志到临江,陈云任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肖劲光任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华任副司令员。在“七道江会议”上,陈云和肖劲光同志主持辽东军区师以上干部会议,陈云同志从全局出发,一锤定音,做出了“坚持南满,保卫北满,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七道江会议后,我东北民主联军在陈云、肖劲光、肖华等同志领导指挥下,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共北方局会议精神及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制定的“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战略方针。经过108天的“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五万多人的伟大胜利。这是东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点,从而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对全国的解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陈云同志与肖劲光同志在临江。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辽东军区负责同志合影。前排右起:罗舜华、 陈 云、 肖 华、 沙 克,后排右起:吴克华 、韩先楚、 肖劲光、 曾国华、 谢甫生。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在强敌压境下,我东北民主联军撤到临江。

1946年冬,在国民党军占领了通化、辑安后,辽东军区所辖3、4纵队、东北行政委员会辽东办事处、辽宁、安东省委、省政府等党政机关及一些被服厂压缩在临安这狭小区域内,形势异常险恶。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肖劲光与杜光华奔赴在七道江会议的路上。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是否坚持南满斗争,如何坚持南满斗争,具有历史意义的七道江会议场景。

在这危急关头,1946年11月党中央、东北局派陈云、肖劲光同志到临江,召开了重要的“七道江会议”,陈云同志从全局出发 ,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大无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做出了“坚持南满,保卫北满,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建立临江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为四保临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东北民主联军4纵队在新开岭战役前召开动员大会。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民主联军4纵在新开岭战役中的机枪阵地。

1946年10月3日至11月2日 ,我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在后撤途中于辽宁省宽甸县西北30公里处新开岭地区集3个师8个团的相对优势兵力全歼国民党军号称王牌“千里驹”的第25师,生俘其师长李正谊及6200余人,毙伤团长以下2100余人,此役首创东北我军全歼一个整师的辉煌胜利,保障了辽东党政军战略转移,争取了我军四保临江的准备时间,为此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央军委嘉奖电报。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北满我军一下江南,冒着严寒向松花江南挺近。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冒着严寒向小荒沟发起攻击。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攻占敌军碉堡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第7师第20团战士房天静在小荒沟战斗中 单兵冲入敌群,俘敌一个班,成为3纵队第一名荣立大功的战士。

第一次保卫临江战役(1946.12.17——1947.1.20)

1946年12月17日,国民党军调集了6个师番号10个团兵力,分三路向我南满根据地临江进犯。

我辽东军区根据敌人的部署,决定采取内线和外线作战的方针,以第3纵队担任正面防御 ,第1纵队分三路挺进敌后,采取远程奔袭、速战速决的战术 ,直插本溪、抚顺、营口、宽甸和安(东)沈(阳)路两侧地区,先后攻克敌据点40余处,危逼沈阳,正面敌人在后方受到我第4纵队严重威胁后,被迫缓攻临江,急调正面的两个师回守。1月5日,北满我军主力越过松花江,迫敌人从南满抽调一个师北援。我第3纵队经过数次战斗后,乘势向敌军展开攻击, 在小荒沟歼敌一个营,粉碎了敌人对临江的首次进犯。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第3纵队战士王永泰在二保临江战斗中,带领一个战斗小组俘敌74人 ,辽东军区发出号召向王永泰学习。

第二次临江保卫战(1947.1.30——1947.28)

国民党军队首次进犯临江失败后,又纠集了5个师的各一部计9个团的兵力,于1947年1月30日分三路再次向我临江地区进犯,企图以主力经高丽城子迂回八道江而后进攻临江。

我军为打破敌人的第二次进犯,乘敌尚未完成战役展开之际,第3纵队三面包围了高丽城子敌主力第52军第195师,给敌以重创,歼灭2300余人,随后又在三浦源歼灭敌207师一个团(欠一个营)。第4纵队以第1 师配合第3纵队于通临线西侧地区进行防御并佯攻通化,压缩该处守敌。第4纵队第11师再一次挺进敌后钳制敌人。坚持在敌后的第4纵队第12师也相继出击,配合正面作战,我军历时9天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临江地区的第二次进犯。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战士在战斗中饿了吃把炒面吃把雪 坚持战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缴获的敌军汽车。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1947年2月22日 我北满部队三下江南,配合南满部队作战。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将士向大北岔、德胜屯之敌发起猛烈进攻。

第三次临江保卫战(1947.2.13——1947.3.24)

国民党军两次进犯临江失败 ,尚为死心,又纠集了5个师共11个团的兵力,由大北岔、高丽城子、通化等地 向八道江方向实施突袭,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了第三次进犯。

为粉碎敌军进犯,我东北民主联军以第3纵队为主力,在第4纵队第10师的阻击配合下 ,于通沟、鹿尾林一带围歼敌军60军21师的一个山炮营,接着又向高丽城之敌展开进攻 ,该敌在南逃中被我军追歼一部。在正面作战的同时,第4纵队11师再次向抚顺、本溪开进,奔袭碱场,而后又转战于安沈沿线两侧,给敌人以大量杀伤,有力地策应了正面部队的作战 ,2月22日和3月7日,我北满部队两次越过松花江 配合南满部队作战。

粉碎敌人三次进犯临江的企图后,我军又乘胜扩大战果 ,收复辑安、金川、辉南、桓仁等五座县城。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缴获的国民党军武器。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深入敌后,破坏敌军交通运输线。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1947年3月7日,我东北联军北满部队2纵某部指挥所。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3纵司令部授予8师某部班长周恒农“无敌英雄”称号。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的机枪阵地,射手们正严阵以待。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突破前沿,登上城头。

第四次临江保卫战(1947.3.27——1947.4.3)

1947年3月27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坐镇通化,又调集了20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了第四次进犯,企图趁松花江水解冻,我北满部队不能渡江策应之隙,先解通化之围,再攻临江。

我辽东军区集中第3纵队和第4纵队于1947年4月3日在柳河红石砬子岗山地区包围了国民党军主攻部队第89师和第54师的一个团,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将其全部歼灭,其余敌人纷纷回撤。

至此我军经过108天的艰苦奋战,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我军取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后,踏上新征程。

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也有许多将士倒在敌人的炮火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祥和幸福的生活。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杜光华烈士 (1915——1947)

杜光华将军,原名杜勇海,生于1915年,四川阆中人,一九三一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由四方面军编入一方面军一军团,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警卫连、营长,教导二旅四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一九四五年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队10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营口、本溪、鞍海、新开岭战役。第三次保卫战中,亲临五七一高地指挥战斗,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杜光华将军在十六载的革命戎马生涯中,身经百战,功绩卓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人民前进!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温世友烈士

温世友烈士1908年出生于江西于都县 ,1932年参加中国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及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胜利以后,随部队来到东北,任3纵队7师20团团长,参加过辽阳、本溪、四平保卫战。

1947年1月10日 ,一保临江战役中,在战前动员大会上,温团长说“师长把监视敌人,断敌人后路的光荣任务交给二十团 , 坚决打赢这一仗,完成任务”遂率部队击退敌人, 夺回龙头山。突然敌人一发六0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壮烈牺牲 ,时年四十岁。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李安仁烈士 ,辽东军区3纵队第7师著名战斗英雄。

李安仁1924年生于山东省安邱县,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挺进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时任3纵队7师19团1营1连2排排长。

1946年5月在四平保卫战中 ,3纵队党委授予她“全纵队战斗旗帜”称号,荣获“英雄”奖章。1946年11月在攻打四平战斗中,与敌人肉搏,打死打伤敌人20多名,俘敌2名,受到师部通令嘉奖。1947年2月22日,在三保临江战斗中 ,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攻占柳河县德胜屯915高地后 , 向山下敌人发起攻击,冲锋中不幸中弹 ,在运送抢救途中牺牲,年仅23岁。

白山为证,绿水情长,为四保临江战役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四保临江的英雄万古流芳!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翻身农民入伍参军。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支前农民担架队员。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四保临江战役期间,后勤军需处被服厂赶制军鞋。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临江人民群众帮助医护人员护理伤员。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支前爬犁队顶风冒雪为前线运送物资。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临江担架大队正在抢救伤员。

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不仅有我军前方将士英勇杀敌,与临江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和无私奉献分不开。在地方党政领导统一组织下,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为前方运送粮食、衣物,从战场上抢救运送伤员。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筹集军粮,临江老区人民承担了南满部队和后勤机关单位的全部后勤保障。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四保临江烈士陵园正门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四保临江战役烈士陵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四保临江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7年,1949年7月15日建成。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等设施组成。

陵园建成后在1989年重新规划时将陵园西侧墓群整体移至纪念碑两侧 ,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475位,2005年将六道沟、大栗沟烈士陵园的烈士全部移至四保临江战役烈士陵园,如今共有713位革命烈士长眠在这里。

陵区内共有烈士墓440座,其中无名烈士322位 ,有名烈士391位。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地处陵园最高点的纪念碑主体高14.6米,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平面布局采用三大块面,利用不同高差的台阶代表三下江南,碑身用象征四面红旗的旗塔组成,代表四保临江,主旗高19.47米,象征着1947年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纪念碑四面是四保临江战役战斗场景褐红色的浮雕,碑体正面是陈云题写的“人民烈士浩气长存”八个金色大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杜光华将军烈士之墓。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温世友烈士之墓。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战斗英雄李安仁烈士之墓。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八十一位无名烈士合葬墓

四保临江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重要转折点,它的胜利为加速东北解放奠定了基础。在这次艰苦卓绝的战役中,有许多革命将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有的留下了姓名,但有些没有留下姓名,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当今清平盛世,更加怀念先烈,重修墓志,寄托哀思 ,慰藉英灵,飨我子孙。

临江人民政府立

二00五年七月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五十九名烈士合葬墓

忠贞报国洒热血,

忠魂壮志育后人。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在烈士陵园的左前方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当年四保临江战役的亲历者为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题写宝贵题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题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题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老一辈革命家肖劲光题字。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原中央军委主席张万年题字。

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只有风儿轻轻吹过,鸟儿都不忍心在这里鸣叫,我放慢脚步,轻轻地走在整齐排列的墓碑前,生怕惊扰了烈士们,午后的阳光格外灿烂,照在身上暖暖的,可这些牺牲的烈士们却没有享受到这温暖的阳光,他们永远长眠在这里。

我心存敬畏,感恩牺牲的烈士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牺牲 ,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当世代铭记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牺牲的革命先烈!

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2021年10月19日

铁兵游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暨四保临江烈士陵园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

责任编辑:秋韵

编发:铁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临江   烈士陵园   纪念馆   辽东   战役   通化   纵队   联军   我军   军区   烈士   国民党   美文   民主   部队   游记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