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汤王山》记

------此文写于2000年4月24日响水坡小学校,今天因第35个教师节翻阅刚工作时的照片,在一本沉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相册”中看到了此文,一品读颇有韵味,20年前本人就有如此爱好,可见一般,时隔10多年后,12.13年才在《高平教育》上暂露头角,一时似乎“霸屏”了《高平教育》,几乎包揽了三甲中心校的大部分上交稿件任务,但好景不长,《高平教育》既然停办了,十分遗憾,又找到了《三甲报道》这块阵地,也红了一时,《北李村有个佛爷庙》,《身教重于言教》等获了镇级征文奖,在后,便因为闲言碎语,还有健康养生,关注身体之原因,停笔高搁了。今天,将此文抄,以作长久纪念!

游《汤王山》记

4月23日,在孩子们的“怂恿”下,我们全家一行四人迎着初升的太阳兴致勃勃地向腰儿山方向挺进。

出村向东不多远,上了一个小山坡,小儿便兴奋的狂叫起来:我登上山顶啦!我登上山顶啦!逗得家人哈哈大笑,傻小子,别高兴太早,登山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你走着瞧吧!

游《汤王山》记

前两个山头都是小儿带头,兴高釆烈,争先恐后,亳不畏惧,勇往直前,到第三个山脚时,开始渐渐落伍了,什么口渴、肚饿、天热、脚累……一骨脑的理由全出来了,为此,我们整修歇脚,稍做停留,准备正式登山,趁此,回述了去年带全班同学到此游山的场景,引导他们欣赏周围的景观:远远望去,公路像银色的带子,麦苗像绿色的地毯,烟囱林立,场房遍地,地覆腹盖的菜园似群星点缀,熠熠生辉,村落排房成群,树木缭饶成林,人们在地里勤劳地耕作,车辆在路上川流不息,一幅“国富民强,江山如画”之美景,孩孑们感叹:好美啊! 接着,开始攀登第三个山头,这山头险峻了许多,仅凭平步攀爬己不行了,为了鼓劲头,增乐趣,激潜能,我倡仪:父子三人进行登山比赛,谁先上山顶谁是大英雄!两儿积极响应,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石路、林路、土路各有选择,跑,跳,爬,滚方式多样,很快父孑仨几乎同时到达了山顶,不分伯仲,孩孑们兴趣盎然,摘野花,寻怪石,找“钢根”,挖野菜,玩兴大发,好像到了“自由王国”,跳啊!唱啊!乱啊!叫啊!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来时的耽心全无了。


游《汤王山》记


此时,日头己高,天气更热,我提议返程,两儿极力反对,面对东边更高的山头,跃跃欲试,磨拳擦掌,我完全低估了他们们潜能,索性趁热打铁,到汤王庙,千佛洞你们敢吗?没想到,两儿一呼即应,一蹦三尺高,说走就走,一场更艰难的跋涉开始了!山路越来越险,天气越耒越热,可孩子们的热情却越来越高,越过簸箕式的崎岖山路,传过荆棘丛生的茂密森林,来到了汤王山寺庙院,庙院内杂草丛生,但遍地鲜花。真是一个天然花园桃花,梨花,桂花……百花竞相开放,正店前有棵柿子树却默默无闻,别具特色,无心与她们争奇斗艳,只管奋力地孕育着丰盛的硕果,据说,这里的柿子特大,特甜,世上少有,确为佳品。从院门出来,我们虔诚的拜见了汤王灵碑,此时,山路更崎岖险峻,加上我们“弹尽粮绝”饥肠辘辘,耽心孩子们的身体,又近午时,不可奈,放弃了“千佛洞”的行程,稍显遗憾,但是,看到孩子们下山时慌不择路,冲锋险阵,勇敢顽强的拚搏精神,让我由衷的感叹:后生可畏,后继有人啊!


游《汤王山》记


----2000年4月24日.响坡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响水   场房   倡仪   自由王国   磨拳擦掌   百花   险峻   山头   崎岖   美文   潜能   小儿   遍地   山路   此文   山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