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不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

朝鲜人知道一个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就是朱熹。

因为朝鲜人骂他提出了个什么“灭人欲,存天理”。

其实主张消灭人的欲望的并不止朱熹。

许多宗教也主张禁欲,比如基督教、佛教。

只是宗教禁欲是有好处的,那样你死后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或者天堂。

而朱熹提出的“灭人欲”乃只是为了“存天理”。

人应不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

朱熹

许多人都大力反对朱熹,说人的欲望都灭了,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但现在据说朱家后人来给朱熹辩解,说他说的灭人欲并不是完全灭人欲,而是欲望不能太多。

人应不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

朱熹园

比如你娶了一个妻子,就不要再想着其他的女人。

又比如你吃得基本饱了,就不要再吃了。

也就是人不要贪婪。

虽然朱熹的理学影响了中国好几百年,但他的行为并不那么君子。

虽然他口中叫着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十分纵欲,娶了好几房妻妾,据说还有一位妾乃是一位尼姑。

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消灭我们的欲望呢?

首先来看,什么是欲望?

欲望其实就是多巴胺。

当人受到刺激高兴时,就会在人脑中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产物之一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会使人兴奋。

写个化学方程式就是:

刺激+脑内反应物→多巴胺+兴奋感。

当脑内反应物存在时,不断增加刺激,就会不断产生多巴胺和兴奋感。

直到脑内反应物消耗完毕后,增加刺激就再没有多巴胺和兴奋感。

而脑内反应物一旦受到刺激,参与了反应,就会产生记忆功能(将刺激物记住)。

等到下次这种脑内反应物出现时,由于它有记忆功能,所以它就迫切需要那种刺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瘾”。

平时我们的许多脑内反应物处于抑制状态,只有接受了刺激,它才会被激活。

比如有一种脑内反应物能和毒品发生反应,但如果我们从没吸过毒,那种脑内反应物就会一直处于抑制状态。

脑内反应物一旦被激活,它就会周期性地产生,并且受身体机能的影响。

比如人饿了,就会产生一种脑内反应物,这种脑内反应物与食物反应,就会产生多巴胺和兴奋感。

又比如许多男性看到美女会有一种兴奋感,但看多了,就没有了,那就是由于脑内反应物消耗完了。

激情就是脑内产生了多巴胺和兴奋感。

但人的脑内反应物总会消耗完的,所以,激情总有退去的时候。

而人的脑内反应物又有重新生成的时候,所以,激情还可能再来。

那么,我们该不该克制欲望,即克制这种多巴胺呢?

我们需要快乐,自然不能拒绝多巴胺,人应该有欲望,人活着难道不是追求快乐的吗?

但是我们知道,只有经过刺激,才能产生欲望,即多巴胺。

没有刺激,就没有欲望。

所以,许多人为了体验快乐,于是不停地进行各种刺激。

比如性。

有一些人为了得到快乐,不断地与不同的人发生关系。

这对他们身体影响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又比如食欲,如果我们放纵自己,海吃海喝,早晚变成一个大胖子,并且得三高。

所以,过于纵欲也是不行的。

所以,对于欲望,我们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克制。

人有许多种欲望,每种欲望该保留多少,该克制多少,都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一一讨论每种欲望保留多少,该克制多少。

1,食欲。

最好是每餐吃到七分饱就是了。

对于自己喜欢吃的菜可以多吃一点,但要学会克制,不要吃得太多。

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但有营养,可以强制自己适当吃一点。

现在生活好了,食欲应该保留七分,克制三分。

2,性欲。

每个人的性欲强弱是不同的。

性欲强的人可以多做几次,但要学会克制,保留八分,克制两分较适宜。

性欲弱的人可以少做几次,不必太过克制,保留九分,克制一分较适宜。

3,名欲。

名欲就是想出名的欲望。

也就是我们说的想出风头,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

有的人为了出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性命。

比如某国有人为了出名,把一座有名的教堂烧了,最后被判了死刑。

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不要看得太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所以,名欲要多克制一点,保留五分,克制五分较适宜。

4,财欲。

名利名利就是指名和利。

利就是指财。

我们现在要过美好生活离不开财。

但是财少些不会死人,大不了是节约着花。

所以,财欲比名欲可以少克制一点,但也不能不克制。

不正当的钱财千万莫取。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所以,财欲保留六分,克制四分较适宜。

5,权欲。

权力可以支配别人,一旦有人掌握了权力,他的权欲就会显示出来。

有许多人为了满足权欲,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比如林彪和四人帮为了夺取国家最高权力,成了反革命。

人应不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

林彪

不过,许多人想做一些事,没有权力又不行,所以,对于权欲不用克制太多。

保留五分,克制五分较适宜。

6,烟酒。

适当饮酒对身体有好处,但过量饮酒却对身体有巨大的坏处。

所以,对于酒多克制几分,可以保留三分,克制七分。

吸烟对人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所以可以保留一分,克制九分。

之所以要保留一分,那是因为吸烟在人际关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7,毒品。

如果说人生还有一种体验比性体验更飘飘欲仙的,那就只有吸毒了。

但有其利就有其害。

吸毒之后,就很难戒掉,戒毒会生不如死。

而如果不戒的话,你的寿命可能应付缩短一大半,并且毒品昂贵,必然让你倾家荡产。

所以,毒品这个东西千万碰不得。

所以,毒品要保留零分,克制十分。

烟酒和毒品都有很大的瘾,要戒掉它们就必须忍受脑内反应物产生后却不能得到刺激的痛苦(当然毒品的痛苦最大),直到脑内反应物忘掉那种刺激。

朋友们,你们觉得人应该消灭自己的欲望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反应物   欲望   多巴胺   朝鲜人   朱熹   天理   性欲   毒品   食欲   名利   美文   适宜   人欲   兴奋   身体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