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关于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风花雪月,成为了这本书的又一大点金之处,也是最容易让人们记住的风月文笔,后世一提起三寸金莲,就会想起潘金莲,说起潘金莲,就会回忆武大郎,甚至将武大郎作为历史形象人物,用来取笑和比喻现实中的弱者。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有点颜色的潘金莲

原文是这样介绍潘金莲的:

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作金莲,年方二十有余,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使女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从此记恨于心,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于他。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别名三寸丁谷树皮,身不满五尺,和古代所说的七尺男儿相差两尺有余,相貌丑陋,面目可笑,而且潘金莲也用12个字说武大郎。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戴绿色帽子的武大郎

身材短小,人物猥獕,不会风流。

潘金莲是一个下人,也是卖给人家大户的奴婢,严格地来说,主人想占有,潘金莲没有反抗的理由,因为潘金莲的命都在人家手上,可潘金莲作为一个女人,也在和封建社会的这种阶级作斗争,宁死不屈,无奈之下,主子羞辱潘金莲,便赏赐给了全清河县最丑的武大郎,当然遭到了被人的嘲笑和讽刺。

武大郎无法忍受别人的调戏和侮辱,最后搬到了阳谷县,赁房居住,卖炊饼养活一家人。

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人虽貌相不及,且心地善良,靠卖炊饼谋生,在古代能做点小生意的都不是简单的人,一般的农户在饥荒之年饭都吃不上,武大能够养活潘金莲,也算是个有本事的男人,可惜和武松比,差得很远。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成名后,回来拜见哥哥,潘金莲和武松的一番对话,暗示爱慕之情。

首先潘金莲打发武大郎去准备酒肉,便说: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见到武松后潘金莲暗自欢喜

我陪侍着叔叔坐地,你安排些酒食来,管待叔叔。

在古代,一般都是男人招呼妻妾,为客人等准备酒菜,而这里是潘金莲打发武大郎,适得其反,武松在场都这样,何况平日,可见武大郎是被潘金莲牵着鼻子走。当然只有武大郎离开,潘金莲和武松才有精彩的沟通。潘金莲问武松的问题:

“叔叔那里安歇......莫非别处有婶婶......叔叔青春多少......何不搬来一家里住”

武松便觉得哥嫂如娘,这是关心和问候,可是施耐庵在书中明确写道:

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才,自心里寻思到,我嫁的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力气,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过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且在这里。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潘金莲和武松一起喝酒

潘金莲居心龌龊,用心不良,当然心里也有痛,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作为长嫂,不该这样违背伦理,可见潘金莲这个女人真的不守妇道,就这点想法足以见人心。但是潘金莲死心不改,在大雪天等武松回家,几杯酒下肚,开始撩武松:

“那妇人将su胸微露,笑道,我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么。”武松说,嫂嫂休听外人胡说,妇人道,我不信,只怕口头不似心头。

潘金莲喝了三杯下肚,便按耐不住内心的寂寞和孤独,看着武松并未反抗,得寸进尺,自己吃了一半酒后,让武松吃另一半,武松急了,说让嫂嫂羞得无礼,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那些败坏风俗,没有人伦的zhugou ,委婉生气拒绝了潘金莲。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潘金莲第一次遇见西门庆

从此武松离开了家,潘金莲就开始诬陷武松欺负自己,关系几乎破裂,潘金莲心灰意冷,更加沮丧和无奈,寂寂度日,有一天,开窗户的时候不小心掉下了叉杆,打中了西门庆,从西踏上了出轨的征程。

说中说西门庆是一个破落户财主,开着药铺,古人云,要致富,开药铺,药铺的利润在古代相当乐观,而且西门庆是一个奸诈小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敛财,属于暴发户,就是这一次相遇,西门庆深深恋上了潘金莲。

于是和王婆这个势力小人合谋,一个图色,一个图财,潘金莲图......,于是三人上演了一场戏,通过引诱、钱财交易、使用手段骗的潘金莲就范。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潘金莲和西门庆约会

西门庆道:“不敢动问娘子青春多少”,潘金莲道:“奴家虚度二十三岁”,二人在品酒吃菜之间,西门庆依计行事,用袖子把桌子一佛,掉下去的东西正好落在了潘金莲的脚跟前,这里才上演了三寸金莲,书中这样写道:

便去妇人绣花鞋上捏了一把,那妇人便笑将起来,说道:“你真个要勾搭我?”西门庆便跪下道:“只是娘子做成小人。”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脱衣解带,无所不至。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潘金莲心花怒放

云雨之后王婆要挟潘金莲,说道:

你从今日为始,瞒着武大,每日不要失约负了大官人,我便罢休,若是一日不来,我便对你武大说,那妇人道:“只依着干娘便了。”

往后的事情就是潘金莲瞒着武大郎和西门庆厮混,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武大郎得知潘金莲这样后,现场捉奸在床,会点武功的西门庆打伤了弱不禁风的武大郎。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武大郎被西门庆打伤后快不行了

从此一病卧床,炊饼生意破产。

王婆出主意让西门庆拿出砒霜,让潘金莲熬成汤给武大郎服下,武大郎命丧黄泉,有一日潘金莲和西门庆寻欢之时,武松归来,查明事实,要去告官,可惜西门庆已经串通好了,无济于事。

于是武松怒杀潘金莲,书中是这样描述武松刺杀嫂嫂潘金莲的:

扯开胸脯衣裳......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便割下那妇人头来。

随后武松提着潘金莲的头找到了西门庆,只一刀就将西门庆送上了西方,这就是jian夫淫妇的下场。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武松将潘金莲无情地解决了

从以上来看,作者用了这么两章节的内容描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厮混、潘金莲和武松的恋爱。其实作者想表达几个问题。

1、作者是要反映当时的民风和社会现状,阶级意识和女人的处境,潘金莲被人随便出手和武大郎被逼离开家乡,都属低下阶级的一种悲剧,就如同当时的好汉被逼上梁山一样。

2、武松虽未正义的象征,其痛恨杀害潘金莲和西门庆,是在报官不管的情况下采取的极端行为,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社会现状就是这样。

3、作者用这样的情节让世人引以为戒,也是在宣扬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和妇道,诠释一种伦理和人性。

4、欲望每个人都有,可文中的王婆最可耻,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谋财害命,对于这样的人作者持有贬低态度,也是罪魁祸首,这样的人才是当时社会最大的恶人。

5、没有爱情的婚姻其实就是悲剧,凑合的人生必然会裂缝,但是在古代,像潘金莲这样的下人,自己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武大郎虽然丑但是有产业,潘金莲深爱着武松,为何还要出轨西门庆

潘金莲的针线活很不错

总结: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一本名著,不仅仅是语言文学,更是一部思想艺术的集结,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同时也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以及人性的弱点和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阳谷县   水浒传   使女   妇道   药铺   嫂嫂   金莲   大户   妇人   美文   阶级   小人   叔叔   古代   产业   社会   作者   潘金莲   武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