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以貌取人,怒驱张松,为此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去年暑期热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因为魔丸转世的身份,哪吒从小就受到了人们的歧视、排斥、嘲笑甚至敌对。申公豹也曾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他”。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对申公豹这个异类弟子持有偏见,对他的勤勉修行视而不见,也许申公豹就不会去抢灵珠了。如果仙族对龙族能够多一些公允,少一些偏见,龙王也就不会与申公豹勾结了。

曹操以貌取人,怒驱张松,为此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偏见是人们认识世间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夹带着人的主观情绪,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和事物的消极认识和态度。以貌取人,凭第一印象对人加以判定,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和怀有敌意的态度。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因为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往往都极其傲慢,不能容人!

三国里,孙权曾因为以貌取人,而错失了凤雏庞统;曹操也曾因以貌取人,而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孙仲谋错失庞士元

周瑜假途伐虢欲取荆州,奈何被诸葛亮识破计策,兵败荆州,气得是箭疮崩裂,命丧巴丘。临终前遗书荐鲁肃以自代。孙权从其言,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

鲁肃将隐居江南的凤雏先生庞统举荐给孙权:“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初见面,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会谈中,又见庞统轻视孙权最喜欢的周瑜,便说:“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庞统自知孙权以貌取人,不能用他。

曹操以貌取人,怒驱张松,为此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

而后从鲁肃之言前往荆州投奔刘备,刚开始,刘备也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不识大才,仅以耒阳县令任之。后耒阳县凤雏理事,在张飞面前展示理政之能,令其折服。张飞回到荆州对刘备说起庞统之事,刘备大惊:“屈待大贤,吾之过也。”派张飞往耒阳县请来庞统,刘备下阶请罪,拜庞统为副军师,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

曹操以貌取人,怒驱张松,为此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庞统献连环计

连闻名天下"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先生,也因为面容丑陋而被孙仲谋以貌取人,拒而不用,可见偏见真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难无法搬动它。孙权犯了这样的错误,错失了凤雏,而曹操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错失了收复西川的机会。

曹孟德怒驱张永年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使离间计令马超与韩遂反目,取得了渭水之战的胜利,韩遂归降,马超败走。曹操大破马超后,傲睨得志。

益州别驾张松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前来许都,等了三天,还贿赂了近侍,才得到召见。张松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原本张松此番前来,意欲献上西川地图,助曹操收取西川。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已有五分不喜,后又被张松言语冒犯,更是不悦,遂拂袖而去,转入后堂。

杨修将曹操新写的《孟德新书》取出,交给张松观看,让张松了解一下曹操的才能。不料张松有过目不忘之能,只看了一遍便可脱口成诵,且一字不差。张松还戏言此书为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都能倒背如流。曹操听说此事,以为古人与自己暗合,将其书扯碎烧毁。

曹操以貌取人,怒驱张松,为此丧失了收复西川的绝佳机会

第二天曹操带张松去校场看军马操练,想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张松折服,不料张松全无惧意,继续我行我素,出言不逊,直戳曹操伤疤,曹操恼羞成怒,要杀张松。最后杨修、荀彧等人苦谏,曹操方才免张松一死,命令手下人乱棒将其打出许都。

张松灰溜溜地出了许都,但由于未能完成刘璋交给他的任务,生怕回去不好交差。于是绕道荆州,却受到刘备厚待。连续设宴款待三日,却丝毫不提蜀中之事。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一天,张松向刘备辞行,刘备在十里长亭设宴相送,张松感刘备之明德,临别时献上西川地图,邀刘备进兵西川,并言明自己愿为内应。后来刘备取得西川,张松献图居功至伟。

以貌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实在是要不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岂能因相貌而断人。曹操因为瞧不上张松,而错失了收取西川的良机,最终便宜了刘备,可惜可叹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以貌取人   益州   言明   耒阳   哪吒   明德   建安   荆州   凤雏   黑面   浓眉   绝佳   错失   偏见   美文   古怪   机会   天下   张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