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子午古道开辟于秦代,兴于汉代,秦末刘项相争,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中王,所前行的即子午道。

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便成为为兵家常争之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到盛唐时期,更是通往巴蜀的咽喉。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子午峪峪中千峰叠翠,景色幽美,地形险阻、道路崎岖。

夏条抽枝时节,漫步山间小道,蓝天之下,有清风吹过,身后是紫燕翩翩起舞,田园牧歌的北角斗村。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北角斗村的农家乐,已经鼎盛了二十多年之久。天时地利人和,这里的村民早早利用旅游资源发家致富。

子午峪离市区不远,交通便利。新兴的大学城,离这里只有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每到周末,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喜欢来这里休闲娱乐,观赏美景。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这些日子里,恰逢暑假,峪口除了健步的中年人,很少看见莘莘学子。

两个青春美女,山路间从容走来,给墨绿黛青的山色,平添了几分动人的色彩。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停车场的车位,停泊着各种颜色的车子,体现了现代化生活的多元化和便捷性。

当地人不需要专门规划假日出行,随时都可以驱车前来乘凉揽胜。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秦岭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大地的龙脉之一。蜿蜒曲折,绵亘在钟灵毓秀的汉江流域之北,关中平原南端。

秦岭深处,风景奇秀,自古以来藏龙卧虎,道观和寺庙众多。有隐居的高人遁世,远离人群修行。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中国寻找隐士的记录书籍,主要围绕他在终南山寻找隐居的隐士而作,并对中国的隐士文化做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全书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由随性,又极富感染力。该书出版之后,引起了海外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浪潮。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其实,闻名遐迩的终南山,就是秦岭的一部分。

子午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离终南山不算太远。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子午峪出名的不光是景点,还因其茶马古道的特殊地位而载入史册,很早确立了商贸地位,贯通南北,功不可没。

古时候,陕南的板栗核桃,紫阳富硒茶,汉中绿茶,源源不断运入宫廷和贵族的宴席之上。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时代进步了,山野珍馔不再是某些特殊阶层的专利,平民百姓也可以尽享太平盛世的物产丰饶和天赐福利。

陕南有一种绿茶,名叫午子仙毫,价格比较贵,沏水之后根根倒立,茶色清冽鹅黄,令人甘之如饴,唇齿留香。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神秘的秦岭,不光是终南山有隐士的仙踪,随便一个峪口走进去,都可见简陋的茅屋草舍,有真君子留恋于山水之间,乐不思蜀。

子午峪的主要景点,顺便介绍一下: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金仙观:韩国道教祖庭。殿阁楼台依山从水,借势成景,加之摩崖壁画、磐声鸟鸣,故事传说的点缀,使风水宝地平添几分玄妙和灵气。现仅存玄都坛、唐代摩崖石刻和左宗棠所建石桥,观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

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五道梁:峰峦叠嶂,连绵交错,纵横不断,气势不凡,还有绿油油的草甸子、争奇斗艳的百花,特别壮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便是五道梁最真实的写照。

第一道梁是五道中最高的一座山峰,顶上别有洞天。

秦岭七十二峪之子午峪——千年古道,终南灵秀地

小五台:终南名山,山色优美,庙观汇集,中有玉皇楼,顶有岱庙。

佛道同一山,幽处悟禅机,山野风清,行云流水,登高畅远,直抒胸臆。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秦岭   子午   陕南   古道   紫阳   关中   汉中   百花   摩崖   山色   苍翠   灵秀   景点   隐士   山野   美文   中国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