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吃茶去

(一)

清晨,送孩子上学后,烧壶开水,准备泡茶。今天,要泡的是明前龙井。西湖龙井是我国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随心吃茶去

把杯子洗净,取出茶叶。水烧开了,先用开水烫杯,然后将茶叶按比例放入杯中,往里注开水,刚浸过茶叶,等茶叶舒展,再用悬壶高冲的姿势,往杯中继续注水,直到离杯口约三分时才停止。茶叶,全往上浮,然后渐渐舒展,一根一根往下掉,宛若仙子,衣袂飘飘,缓缓往下坠,如飞花,杯中漫舞,然后足尖点地,朵朵如花绽放。有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

杯中有股说不出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我贪婪地深深地呼吸着,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茶海洋中,仿佛看见无数采茶女迎着清露在茶丛中翩翩起舞。美啊!让我陶醉,让我痴迷,让人忘却身在红尘的种种烦恼和各种欲念,此时,我的心,我的身,和茶融为一体,清静典雅,再无挂碍。

轻轻泯上一口,和香一起,含在口中,唇齿留香,淡淡的。缓缓咽下,心起波澜,如微风掠过,再喝一口,喉舌一颤,滑下喉,细品这无味中的味。

茶要趁热喝,一口接一口,不知觉,喝完一杯,再倒水,茶汤由色碧绿变黄莹,味浓香更浓。再和着清悠的禅曲,细细品位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的妙词佳句,想象茶园那些摘茶,炒茶,制茶的茶农的辛劳。

再写上几句随心的文字,此情此景胜人间无数。若能,每日如斯,此生足亦!

(二)

窗外的雨飘飘洒洒,本没什么声响,只是屋檐滴的水珠不停敲打铁栏,扰乱我梦。睁开眼,不想起床,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映入眼的是:绿的草地,绿的枝叶,绿的青梅。


随心吃茶去

实在睡不着了,起身,烧壶水,泡杯茶,碧螺春,多好听的名字啊,只要品饮过的人,无不被它嫩绿隐翠的颜色,柔匀细嫩的叶底,清香幽雅的香气,鲜爽生津的韵味深深地吸引。

将杯子洗净,开水温杯后,再倒入沸水,取出茶叶,一点点投入,看它“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渐渐下沉,芽叶舒展,隐约可见的细细茸毛,叶尖朝上,清香袭人,仍像长在茶树上未采摘过的样子,一片生机勃勃景象,好不香煞人!要知江苏洞庭碧螺春也是绿茶中的珍品,尤其是这三到四月采搞的,更显珍贵。茶汤清澈碧绿,小啜一口,含在嘴里,唇齿留香,缓缓下咽,回味甘甜,沁人心脾。细细品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随心吃茶去

此时脑海浮现的不只是妙趣横生的诸如“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心明目清”,“清心明目”等回文诗,彰显品茶的文人乐趣,不知为何我的脑海满是与茶毫无关联的乐府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朋友说今天立夏,让人听着好不忧伤,夏天来了,春什么时候去的,我竟不知道。窗外,为何如此安静,除了绿,一个人影都没有,那青青的梅子,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天天从它下面过,竟会不知道。看到青青的梅子,心里猛地一酸,酸得眼泪都忍不住,竟有一滴悄悄滑进了透明的还冒着热气的玻璃杯中,轻啜一口,不明白这莫名的伤从何而来。窗外的雨停了,清风拂面,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花香茶香,融为一体,我却没了。

有个熟悉的人影突然闯入视线,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没等门铃按响,就光着脚跑出去,把门打开,然后返回卧室,背对而坐。多么熟悉的脚步声,一日不闻,如隔三秋,三日不闻,生活就全乱了,晚上不睡,白天不醒。

“我回来了,终于把事搞定了!咦怎么了?眼睛肿得像熊猫,是不是趁我不在家,天天晚上熬夜玩电脑?”我没吭声,“喂,老婆,还不赶紧泡杯茶去,这几天几乎全在车上过的,累坏了,几天没喝你的茶,还真有点不习惯呢?”一说泡茶,就忍不住想笑,前些日子,买了些茶叶,每天等他回家,就泡上一杯,他喝上味了,不知从哪买了几大包不一样的茶叶和几个装茶叶的罐子,说是让我整。


随心吃茶去

可还是有点生气:“为什么关机?人家有事想找你商量一下都不行。”他就笑:“那么远,又开车,想节省点话费,你不知长途很贵的!”“可你不在家晚上就是睡不着,你不知,这几天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因为胆小,晚上总是不敢一个人睡,所以他很少外出,“也许是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晚上,不管你回来得有多晚,我有多困,也一直要等到你回家。其实,不是担心你在外面胡来,是担心你的安全,只有你平平安安回了家,我才放心。”

老公不再说话,只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推开他:“去吧,看你风尘仆仆的,去洗个热水澡吧。”为他清好换洗衣物,然后,烧水,为他泡上一杯满满的碧螺春,放在桌上。返身,看窗台上那杯,孤伶伶的,怪可怜的,捧在手上,喝上一口,凉凉的,热气没了,香没了,味道却没变,清清甜甜。春虽走了,但春的味道还在,它永远留在心里,我又为什么要如此伤感呢?

老公不知何时出现,右手从背后环绕,左手端着仍往上不停冒着热气的茶,而此时的我才真正有了:“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三)

清晨,吃完早点,洗脸,漱口。打开影碟机,取出孩子喜欢的动画,换上水晶琴,飘飘仙乐,那富含灵气的音符,轻轻滑过满是尘埃的心头,让自己进入浑然忘我,烦恼消融,见自本性的境界。点一根沉香放进姐姐从藏地带回来的香炉中,我要借它们和茶,和家人一齐共赴一场身,心,灵芬芳的香乐之旅。


随心吃茶去

首先清洗茶具。这些天一直无暇顾及,让所有茶具都染上一层薄薄的灰。这些用安溪竹器做成的茶盘,茶匙,茶夹,茶通,和江苏宜兴名师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及绘有蓝色花草的白瓷瓯杯,茶杯,茶托及茶盅,在主人细心呵护,小心擦洗下又恢复了熠熠光辉。

接着用电磁炉烧水。茶叶冲泡,选择好水是至关重要的,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味。本地的山泉经检测是最合格质量最好的,所以每天用电烧几壶。

安溪铁观音的冲泡,水的温度一定要达到100。水沸腾一分钟后,先来个热壶烫杯。洗盖瓯,再洗茶杯,茶托,工道杯等,顺便淋一下嘴里含有一枚铜钱的蟾蜍茶宠,让它由绿色变成金色,这动作孩子最是喜欢,时时在一边提醒。让瓯杯等茶具保持一定温度,不但有高温消毒的作用,且能让茶叶散发更充分。然后,取出密封的一两一袋的名茶铁观音,倒入瓯杯。


随心吃茶去

铁观音的冲泡以悬壶高冲为宜,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当水溢出杯面时,提起瓯盖,轻轻地在上面绕一圈,将浮在上面的泡沫刮起,用水壶水冲洗干净,再将盖轻轻合上。等一两分钟,让茶叶的香和韵充分释放。

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边沿,食指按在瓯盖顶端,提起盖瓯,将茶水通过金属滤器倒进茶盅。这动作要快要准,否则,会烫伤手,泪儿也是学了很多次,手指烫麻了才掌握了要领。然后继续用悬壶高冲的姿势冲泡,盖上瓯杯。通常第一道茶不喝,用来洗瓯,及茶杯。

提起茶盅,把茶水依次按关公巡城法均匀地斟入各杯里,当茶汤斟到最后瓯底时,此时的茶汤最浓,要用凤凰点头或韩信点兵的姿势一点一滴均匀地将茶滴到各茶杯里,使其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斟完茶,双手端起茶盘向在座各位朋友敬奉香茗,泪儿的佳宾常是孩子和孩子爸。这时候,孩子爸会笑着接过杯子:咦,你怎么每次都给我泡得这么少啊!然后一饮而尽。我只得摇头,浪费!连香都不会闻何况是喝茶。他说我是粗人,哪懂这些。不理他,边继续冲泡边教孩子饮茶。

泡到第五次,就将茶倒入旁边的紫砂壶,用茶水洗壶,养壶,久而久之,茶壶也会像茶一样,闻之清香,渐有光泽和滋长灵气。有人的时候,就用瓯杯冲泡,如果一个人,泪儿就用最爱的砂壶冲泡,自斟慢饮。紫砂壶泡铁观音方法跟瓯杯差不多,只是在冲泡的时候,要不断用沸水淋壶,让壶内的茶充分舒展舒放香气。


随心吃茶去

品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要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赏心悦目。观茶色后,开始闻香,铁观音的香气,茶香中杂着馥郁的兰花,桂花香,清气四溢,闻之心旷神怡。观完茶色,细闻幽香后,再开始品其味。小口小口品啜,轻轻啜一口含在嘴里,使茶汤从舌尖到舌面,舌根,因为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差异,要细细品,最后缓缓送入喉中,顿时口舌生津,唇齿流香,通常喝了铁观音的人就不再想喝其他的茶。有诗云:

白玉齿边流舍利

红莲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润

口内醍醐滴滴凉

仿佛给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流,使人身心放松,平静,在那完全松放的宁静波动中,自然而然放下所有走入最宁静的空,舒放生命中最良善的灵气,空灵,飘逸。

在缕缕沉香,袅袅茶香,悠悠禅曲中,心变得无尘,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洗涤。

安溪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及精湛的采茶技艺,独具香韵。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如果,以茶会友,相互唱和,抒怀寄兴,谈事叙谊,闲观云卷云舒,笑品世事无常,是人生何等乐事。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中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随心吃茶去

铁观音应是茶中君子,因它有兰之香韵,馥郁优雅。有人曾问:何为君,何为子,何为君子?恕泪儿愚钝,没读什么圣贤书一时也回答不出。不过,她从《黄帝内经》里得知,以人为例,君是心,子是心以外的所有附属。它们各就其位,不上串下跳,所有的子为心服务,心则统摄全部的子,有心才有子,无子心不可活,所以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所谓君子,就是能够自由支配自己身体和意识且影响带动别人向上向直向阳向善向是的人。他们不需刻意遵守什么,顺从什么,避讳什么,因他们都是自然而然顺从自己的心,按心性本分为人处世。能按自己的心性在世间悠走的人当然是最自由最超凡脱俗,情趣高尚,正而不邪,做而无做和无做而做的人。开明德性以达至善。始终以仁德之心,用柔软的姿态去面对世上的所有,坚守道义,不随物流,不为境转,顺逆一如。不断激发自己对生命的乐趣,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活力的同时吸引,引领更多的人:一道行善,一起追求,一同分享。

因为铁观音可以让人“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 所以,君子酷爱饮茶中这君子。因茶中有君子,故君子爱茶。

(四)

黑茶,以黑毛茶为原料,色泽油黑温润,似砖,茶香纯浓,汤色黄红稍褐,滋味醇厚,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也不变味,且越陈越香。湖南黑茶很有名,最早生产黑茶的地方是湖南安化。


随心吃茶去

黑茶接触的不多,只有云南普洱,不太喜欢,因为习惯了绿茶,觉得茶叶黑中带红没绿茶铁观音等好看。

其实一年四季饮茶也有讲究,春季多喝花茶: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人易困乏,喝一些花茶可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体机能;夏季绿茶:因夏天炎热人多汗,而绿茶能清热去火,生津止渴;秋铁观音,乌龙:兼绿茶清香红茶醇厚,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可润喉,生津益肺;冬红茶和黑茶:冬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喝红茶,黑茶,可防寒邪入侵,增强抗寒能力。再者冬天人喜食油腻食物,多喝红茶黑茶,可去油腻开胃,让人食欲大增。末代皇帝溥仪曾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也算是我国流传很久的一种喝茶养生之道。所以,看了朋友何先生的回贴,知他必是茶中瘾君子,深谙茶道。

普洱茶分生熟。生茶,用新鲜的茶叶采摘杀青后制成毛料,经过筛选分出等级,然后高温蒸压,制成各种形状,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性烈,刺激,苦涩,汤色较浅或黄绿,且茶性较寒胃不太好的茶友慎用。


随心吃茶去

熟茶在经过杀青,筛选,再人工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且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

家中有盒陈放很久的普洱。究竟什么时候来的,从何而来,都不清楚。每年年初,老公都喜欢叫所有朋友到家中一聚,做什么菜,泡什么茶,煞费脑筋,几年下来会做的菜基本都做完了,实在想不出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惊喜。有时心情好,给他们泡好茶,记得有年,迷上花茶,给他们每人泡了杯别具一格的花茶,两种茶叶混搭,竹叶上开了一朵白色似荷的花很清香纯美,让他们大吃一惊,且不忍饮用,一直到离席欲散时才喝。

这年,忙累了,不想再用脑筋,人又特别多,就随便弄几个家常菜,给他们熬上满满的一大盆子腊猪脚炖海带,又简单泡了一壶普洱。

普洱茶性温和,只是冲泡稍显复杂,得沸水冲洗二至三次后,再出汤才可品饮。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味醇厚,回甘。有的朋友从没接触过,看颜色如此红而不敢喝,有的倒是连喝了几杯,因为是用大茶壶泡的,够他们受用了。喝了后的结果,那盆猪脚被他们吃得滴汤不剩。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能如此牛饮。因为茶禅一味,普洱茶是最具代表性的禅茶,如将花茶绿茶比喻成天真浪漫,轻盈灵秀的女子,那么铁观音就是儒雅风趣的君子,普洱则如豁达包容的散人居士。因为包容,和禅异曲同工,所以它每道泡茶程序都有一定讲究,都有一定佛理禅意,就在一泡一品中,让我们身心得到启迪,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我们得放禅曲,合上双目,意境平和,静坐调息,听法海潮音随机善应,看漫天法雨醍醐灌顶。闻香观色,随波逐浪,随机接物,悟茶百味,不厌其苦,不爱其甘,心性闲适,自在洒脱,圆通妙觉,真如佛性,常驻心中。


随心吃茶去

读经诵偈千百篇,不如手捧一杯茶!因为好茶最能引发体现这种自由率性。不是有个禅宗典故,说不管悟或没开悟的人,都随师吃茶去。人们需要吃茶去,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出雅中所蕴涵的茶的真谛,而心性闲适,旷达洒脱。吃茶,吃茶,通过吃茶,人就开了窍,悟了人生真谛,见了本性了。

所以,当有人对你说“吃茶去”时,你应欣然前往。“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镬头边”。你可以倨慢随意不需持什么清规戒律,更不必装什么圣贤,高高在上,摆出什么高贵貌似神圣庄严的姿势,跟世人宣称标榜自己,只需每天几杯茶,田园几稼耕,一毛吞巨海,芥子容须弥也!就让我沉静下来,如《菜根谭》“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隐入青山绿水间,也随心吃茶去吧。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随心吃茶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普洱   安溪   龙井   茶盅   茶汤   铁观音   心性   花茶   茶杯   茶水   美文   绿茶   清香   君子   茶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