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常听一些结婚多年的妻子抱怨:

为什么他像变了一个人?与我开始认识的那个人相差甚远;

她从前有趣、幽默,不知道为什么,结婚这几年变得像个木头;

他以前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安全、踏实,和他在一起我很快乐,可是自从结了婚,他就慢慢变了,对我没有那么关注,从他身上我感知不到安全感;

……

为什么,结婚后伴侣会慢慢变成另一个人?

其实,不是伴侣变了,而是我们对伴侣的期待变多,而伴侣无法满足我们内心所有期待,才会让我们觉得ta变了。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正如德国婚恋情感医师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在《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里所写的:

任何一段感情,无论开始时是多么幸福、美满,迟早都会因为我们内在的期待、要求、紧张和恐惧走向毁灭。

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在这本书里详细剖析了人们的结婚动机,以及我们内在的需求和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夫妻会不会离婚,其实一开始,就命中注定了。

我们能做的是,发现问题,而后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我和伴侣以及婚姻关系,并且明白,阻碍我们幸福的不是伴侣,而是我们的内心。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我们为什么结婚?

作者爱娃在《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这本书里写道:

我们可能会出于以上任何一种动机结婚,但大部分时间,正是这些让我们下定决心踏入婚礼殿堂的理由,成了日后的灾难。

哪些动机呢?

女人选择嫁给一个男人,首先看上的是这个男人的外在条件,他有上进心,工作有前途,能够给老婆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其次看上男人的某些内在特质,他温文尔雅,说起话来特别像自己的父亲,或是与父亲完全相反;所有人都说他好,很多异性崇拜他,自己也就觉得他好。

男人选择娶一个女人,或许因为女人身上的魅力吸引着自己,她身材好、长得好看,带出去有面子;或许是因为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温柔、贤惠,娶回家是个可以过日子的人;又或许,有了她自己不再孤单。

如果有一天,男人不再事业有成,女人容颜不在,当初看似合理的结婚动机变得不合理,对伴侣的期望无法落地,就像爱娃说的:

希望由此变成了贪欲,什么都不能使我们满足。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实际上,促使我们想要结婚的,正是我们内心的贪欲,也就是自身需求和愿望。

若问那些刚步入婚姻的夫妻,你们为什么会结婚,大部分的回答一定是——因为我爱ta。

“我爱你”三个字,成了许多人选择婚姻最重要的一步,但“我爱你”背后的意思却是:

我爱你,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个好人;因为你性格温柔、贤惠听话;以为内你拥有我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很相似或很互补。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有这样一句话:

另一个人的优势就应该正好是你所缺乏的,于是你的伴侣关系中的问题,就总是围绕着你的缺失。

为什么我们的结婚动机会如此?答案藏在我们的童年生活里。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想要得到更多

其实,我们展现在伴侣面前的,只是自身的冰山一角,是显意识中存在的部分,这部分可以被大多数人看见。

而重要的那部分,真实、完全的我们,是沉在水面以下的,我们在说“我爱你”时,水面之下的潜意识里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

我们内心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想要得到更多,想要拥有一个无条件接纳我们的人。

正如爱娃在《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一书里所写的:

他在寻找接纳没有界限的爱,但他缺乏一个清晰的“我”的概念,无法以成年人独立的方式来与另一个人相处。

根据作者爱娃的分析,形成这种性格特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童年时期。

如果我们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基本的成长条件得不到满足,比如无法吃到足够的母乳,无法贪婪地享受母亲的怀抱,没有被养育着好好爱抚过。那么当我们渐渐长大后,我们身上便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小孩,ta容易焦虑、饥饿、害怕,这就是ta面对世界的方式。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如果我们在青春期受到挫折或伤害,没有被及时发现,那么我们内心便有一部分停止成长,日后处理复杂的关系时容易采取消极方式应对,例如面对婚姻关系。

也就是说,在早期成长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创伤越大,经历的时间越久,我们性格中的烙印就越深,在日后的亲密关系中也就显得越强烈。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理解伴侣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从伴侣的成长环境入手,便可窥知一二。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回溯成长环境,观察内心那个长不大的孩子,也就明白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种结婚动机的原因。

既然因为某种动机结婚,一旦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会因为这种动机离婚,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离婚的悲剧呢?

两个字——坦诚。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坦诚是一段关系破冰的前提

那些抱怨婚姻和丈夫的妻子们,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比如我想生活有仪式感的潜台词是“我想和你共度某一刻”,与他分享我的作品潜台词是“你真该为我骄傲”……

女人们往往觉得,我不说他也应该懂我心里怎么想的,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可遗憾的是,你不说,他就真的不会懂。

于是,一个不说,一个乱猜或是不想猜,一个猜错了,另一个就生气,渐渐地,各自都觉得结婚找错了人。

我们渴望什么,就要勇敢、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渴望。

作者爱娃在《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有对夫妻丈夫每次回家时都要抱一下妻子,等待丈夫回家时妻子是兴奋的,可是一旦被丈夫拥入怀中,妻子就变得很不舒服。

两个人因为拥抱发生极大的冲突,后来才发现,尽管他们在拥抱,但没有沟通和交流,不知道彼此的真实需求。

实际上,妻子渴望丈夫抱自己时用力一点,让她觉得被保护;丈夫则渴望拥抱妻子的那一刻,自己是个柔弱的孩子。

夫妻俩对拥抱都有渴望,但是都不说,矛盾就这么发生了。

爱娃讲这个故事,便是要告诉我们坦诚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里,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勇敢说出来,不要只会机械地过日子、喊口号。沟通是促进感情的唯一手段,沟通越多,爱才会被强化。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告诉女人们,关于婚姻的残酷事实

作为婚恋心理学家,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结合多年的咨询经验以及研究发现:夫妻会不会离婚,其实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了。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我们带着童年的印记与另一半相处,不求变,离婚是必然之路。

如果我们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改变固有思维,在修复心灵创伤的路上,我们与伴侣的关系也会变得更亲密。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改变自己。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这本书,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与伴侣相处的书,而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的书。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除了更加了解自己以及看清内心深处的矛盾,同时也更加了解爱情和婚姻,男人和女人。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36 购买

不论你是刚结婚的年轻人,还是结婚多年的男女,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对你的婚姻有许多益处和帮助。

特别是处于婚姻危机中的人,是否柳暗花明,读完这本书你就明白了。


你了解自己的结婚动机吗?

花影人间:专注解读婚姻情感问题,在喧嚣尘世中给你抚慰与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玛丽亚   婚姻   坦诚   美文   动机   伴侣   残酷   内心   事实   妻子   丈夫   我爱你   夫妻   期待   需求   关系   孩子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