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古时“元”为一,“宵”即夜。我国的节日都是与农耕有关。元宵节古时称元夕,元夜,亦称上元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上元节起源于统治者的祭祀活动,有文字记载的是《史记.乐记》:“汉家常以正月十五祭祀天神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讲的是汉武帝祭祀天神的活动,这也是上元节形成的先声。

刘邦死,刘盈继位,是为惠帝,但朝政为吕后把持,吕家兄弟吕产、吕禄控制兵权。齐王刘襄起兵讨吕,开国功臣周勃、陈平设计,平息了诸吕。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纪念“平吕”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节日。是历代当朝统治阶层把上元节这一重要活动发展到了民间。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至唐、宋二代,表现上元节的诗词很多,且宋代多于唐代。节日的民间习俗和庆祝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南方与北方略有差异。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夕是民间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也是儿童的狂欢节。这一天是不宵禁的,也是女子结伴自由地走上街头,走向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明月如玉盘,高悬照人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真格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人们扶老携幼走出家门,人如潮涌,煕来攘往。看烟火,赏花灯,猜灯谜,人看人。

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描写了元夜人之多。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则写官开宵禁,与民同乐,彻夜狂欢。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夕之时,情窦初开、春心荡漾的少男少女,在元宵节浪漫的夜晚一见钟情,情定终身。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表现了一对有情人之间的喜与悲。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如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最有名的是辛弃疾的《清玉案.元夕》,把元夕之夜,描绘得就像一部电影,上阙极尽元夕的光与影,香风与乐音,充满动态的画面,为下阙即将出现的“那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阙似一个转折,作者在人头攒动的潮水中寻觅,在就要失望的时候,“蓦然回首”看到了“灯火阑珊”下心中的“那人”,后续的一切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虽然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抒发的是恢复中原、洗血国耻的报国情怀,以及不能身死沙场、壮志未酬的悲愤胸臆。但是,我们从对元夕的描写,看到了古时元宵节的放烟火,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看到了当时女子身着秾丽的服饰结伴出游观灯的热闹场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农耕时代,元宵节也是春节的结束,象征着春耕农忙时节的开始,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幸福的未来!


#新疆头条##乌鲁木齐头条##乌鲁木齐#诗词中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汉家   元宵节   上元节   元夜   乌鲁木齐   火树银花   张灯结彩   农耕   新疆   古时   天神   祭祀   笑语   美文   灯火   诗词   热闹   节日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