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湖北这“半条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湖北新闻#


特别报道|湖北这“半条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本报讯(通讯员李海波 易荣波 尹晶)6月9日,在湖北省大悟县东新姚店村李家岗一道斑驳的青砖墙上,可以清晰看到一条红军标语,标语的内容是,“穷人要成立便衣队杀反动(派)”,这条还没有写完的红军标语是用石灰浆写成,字高约70公分,宽40公分,这是大悟境内唯一一条土地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宣传标语。半条红军标语,见证大悟28年革命红旗不倒,军民鱼水情深,老区人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半条标语是红军长征临行留下来的

位于大别山观音寨下的李家岗,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是姚店地区斗争的指挥中心和联络点。红色标语房屋的主人名叫帅崇胜,5年前已经去世,二儿子帅宝庆说,房屋建于清朝末期,面积约120平米。

大悟县档案馆副馆长王彬说,1933年春,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曾驻姚家店,师政治部就设在李家岗,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和“清剿”。红军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每到一个地方,红军宣传员走村入户,在墙上刷写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让广大群众了解红军是什么样的部队,对推动革命胜利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

原县扶贫办干部帅宝庆,土生土长的李家岗人,他的爷爷曾经腾屋让给红军住过,说到红色标语的来历,他兴奋不已。这条宣传标语是1934年秋,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长征临行时写下的,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宣传员在书写“穷人要成立便衣队杀反动(派)”标语时,已经响起敌军枪声,来不及写最后一个“派”字,匆忙中直接在标语后书打上!号,落上部队的名称。写完标语,政治部机关人员立即撤退,与大部队一起,经王店—丰店—宣化,前往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集结。

特别报道|湖北这“半条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誓死保护红军标语

当年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看到李家岗墙上的红军标语,恼羞成怒,命令李家岗村民三天内把标语毁掉,否则就杀塆子里的人,烧塆子里的房,乡亲们在山上树林里躲藏了十多天,誓死不愿意毁红军标语。为了防止敌人发现并破坏标语,李家岗老百姓用柴草等把红军标语遮挡起来,这条标语才得以留存至今。

这条标语成为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现存大悟唯一一处红色文物,十分珍贵。88岁老干部黄世鹏介绍,“这条标标语的落款是,红廿五军七十五师政治部,六七十年,主人在下面做厨房屋,烟薰火燎后字迹变得模糊”。1988年6月,曾一直战斗在大别山,担任游击队长、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某团政委老红军戚涛,探访当年战斗的地方,看到这条熟悉的标语,老人激动得双手翘起大拇指:“李家岗的父老乡亲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家岗的父老乡亲对共产党有感情!”要将这条标语永远保存下来,教育后人,不忘革命历史。

特别报道|湖北这“半条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红色基因代代传

半条红军标语以一种无言的形式,向后人传递着革命年代的信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标语背后的故事,用鲜活教材,引导群众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东新乡宣传统战委员尹晶说。

东新乡组织县乡文史学者、文艺志愿者深入李家岗搜集整理红色标语相关史料,写出红色故事——《革命圣地李家岗》,对发生在东新境内的红色故事进行广泛搜集挖掘,先后写出《张书田走亲家,假亲家成了真亲家》、《星火燎原学田冲》、《老首长的故乡情》等一批红色故事。成立红色故事宣讲队,举办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宣讲员深入企业、学校、村社区,讲好红军标语等本地发生的红色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让群众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如今,红色标语所在地李家岗,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瞻仰。


#湖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土地革命   宝庆   标语   大别山   大悟   红军   大悟县   故事   宣传员   父老乡亲   亲家   特别报道   湖北   美文   墙上   政治部   部队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