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一高: 网课高质量跑出加速度

风尘仆仆,驾车奔波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大街小巷、沟沟坎坎,为学生答疑解惑……随着河南省重大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自3月20日开展家访活动以来,淅川一高全校500余名教师家访的一张张照片刷屏朋友圈。


  而这只是淅川县一高在疫情期间开展高质量网课的一个缩影。淅川县曾是河南省深度贫困县,也是山区县,淅川一高全校学生8146名,家庭困难学生就有1648人。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将传统课堂转变成网络课堂对城市而言也许并非难事,可对山区来说却是难上加难。如何为山区的学子架起云课堂之桥,推送高质量网课,成为摆在淅川一高教师面前的一道高难度考题。


  如何解题?淅川一高校长王建刚说:“此次疫情防控不仅磨炼了学生意志,更加考验了教师的职业精神。按照南阳市教育局和淅川县教体局的安排部署,我们用担当架起畅通之桥,用群力打造高效网课,用激情点燃学生梦想,确保教学不停步,质量不滑坡。”


淅川一高: 网课高质量跑出加速度

淅川一高老师正在上直播课

担当架起畅通之桥

  疫情就是命令。1月29日,正月初五,学校领导班子集结,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为学校安装了7个网络教室。


  1月30日上午7时40分,高三年级2800余名师生正式开始网上教学,在线授课和线上辅导、答疑互动等多措并举,确保网课优质高效。


  为保证网上学习不漏一人,淅川县全面摸排了贫困家庭学生情况,联合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推出了免费送流量、卡品免费等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淅川一高紧急组建了“一高贫困生领流量微信群”,组织贫困学生进群领取免费流量。


  淅川一高利用网络组织考试,对学生在家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有同学反映在网上做试卷需要来回点手机,又不能在试卷上批注,做题速度慢且效果不好。2月下旬,学校决定每两周为学生送一次试卷,道路不通就结合邮政部门送。3月4日开始,根据疫情防控等级的调整,改为年级教师送,大的乡镇四五辆车,小的乡镇两辆车,统一把试卷送至各乡镇初中,然后通过“领、传、带”的接力方式送达学生手中。


  全校8146名学生,每人六科二三十份试卷,文印室需加班加点印好,教师在操场上按17个乡镇汇总,还有少部分学生假期住在外地,送卷难度可想而知。


  但责任在肩,只能勇敢向前。3月21日,1705班班主任朱富周驾车去给居住在邓州市的学生送卷时车辆陷入泥坑,同行老师又是搬石头垫路,又是找村民抬车子,等回到县城时已是凌晨1点钟。第二天一大早,朱富周老师沿着崎岖的山路又开始送卷子了,“这是一条曲折的幸福路。”

群力打造高效网课

  为了打造高效网课,淅川一高精选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课后各班教师为各自学生答疑并批改作业,实施分层教学,进行点对点辅导。


  今年2月初,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必须落实好教研,每天利用固定时间段精磨网课,发挥集体智慧,精益求精。高一语文组规定,主讲教师提前一天在钉钉群直播试讲,然后组长发起视频会议组内讨论,有问题和建议当场提出,直到达成共识为准,主讲教师修改后第二天再直播。高三地理组丁胜琴老师是备课组组长,组内不在县城的教师备课资料都在学校,为了组织好教研她不得不返回学校取资料给同志们寄去。谁知刚走到小区门口就被拦下了,后来校领导跟值勤人员电话沟通,才最终放行。


  王建刚也是亲自深入到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中。在参加高三语文组的教研时他说:“学生一直盯着手机电脑,对视力损伤太大,网课一定要压缩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所选试题,老师一定要提前试做,然后备课组集体教研,对照考纲精选典型题,涵盖到每个知识点。坚决不允许题海战术。”语文组的老师们分工合作,从学校提供的十几套试题中精选组合了3套试题,连同其他学科的精选试题,一同印发给学生,确保了试题质量,极大节约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激情点燃学生梦想


  网络教学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对老师,对每位同学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淅川一高常务副校长杨长满说:“在家学习这段时间,自律自觉、奋发进取的人会实现弯道超越。”学校先后发了三封《致师生及家长的公开信》督促学生。但督促监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学校经常在微信群、钉钉群转发一些励志文章,对学生进行激励。2月8日,淅川县二高高三学生全杰通冬晨寒风中屋顶借WiFi的视频被《人民日报》关注和报道后,不少教师更是激励学生:“你们努力的样子最美!”


  学生在家时间长了,难免产生浮躁、懒惰的负面情绪。淅川一高主管教学的工会主席许钧华认为,面对面的激励更胜过微信群里的千言万语。3月20日,我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Ⅰ级调整为Ⅱ级后,学校决定开展家访活动。各班班主任负责把任课教师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学生家中,做好学生学业指导,对学生进行激励。一声令下,500余位教师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去点燃全校学生的学习梦想。远在荆紫关镇的一位家长面对驱车70公里前来家访的老师说:“平时咱坐班车就得俩小时,几位老师专门来咱家,多辛苦啊,孩子,你应该知道感恩。”


  隔离不隔爱,隔不断的是学生对学习的执着和热情。王建刚向同学们隔空“喊话”:“待到开学之时,我相信同学们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崭新的形象出现在校园,大家的努力和进取必将会得到岁月的馈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淅川   淅川县   河南省   家访   高效   加速度   疫情   全校   美文   乡镇   试卷   试题   老师   教师   时间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