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工厂了

有读者问我,你去过工厂吗?我说没有,虽然我在很多行业工作过,但工厂从来没有去过。其实是有机会去的,只是我也在刻意回避。我对工厂的印象大概是小时候去父母的工厂玩。虽然不是流水线,但车间里发动机油的气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时就想:我以后不能来这个地方了。工作。多年后,有一次我去客户单位,工厂车间的气味再次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我发现我受不了机油的味道。当然,现在的年轻人不进厂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并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消。

在我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和过去的年轻人所受的磨难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父母,上山下乡,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吃苦耐劳的辛苦;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有艰辛。它可能比过去好得多。除了拼搏的拼搏,还有对创意的刻苦追求。别说做一行而爱一行,不能做一行而恨一行,已经不错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拒绝进厂呢? 虽然工厂强调多劳多得,但老实说,愿意在制造业工作的年轻人很少。低治疗和高强度是主要原因。有人会说在公司待遇也低。的确,公司的待遇也低,但跟工厂比起来,公司恐怕还有一丝“尊严”和“地位”。虽然有人说现在的公司其实跟母公司的工厂差不多,但是社会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实不管怎样,在公司工作,据说永远高于工厂的地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很有可能公司的上行渠道不如工厂。留在流水线上,人就像一台机器,没有思想,没有自我。你眼里只有你的作品。你必须快速有效地完成你的任务,没有任何遗漏。每当我看到流水线,我就会想到古老的“连续坐着”系统。

你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影响到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工厂了

每个人的效率。所以大家要努力工作,不能妨碍集体。如果工厂接到订单,需要加班完成任务,熬夜必不可少;甚至有些工厂24小时开工,工人需要上夜班。确实很辛苦,年轻的时候也能活下来。小时候看《洋妹》,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厕所要抬手给工头交钱。报告,领班同意在你走之前来接你。

换句话说,你要一个一个来上厕所。我心想:这太不自由了。虽然在公司的小隔间里坐坐是不自由的,但无论如何,公司的基层员工每天都不需要上几次厕所,也不需要举手汇报。 《风格:生活品味与社会阶层》一书的作者保罗·福塞尔曾说过:衡量社会工作的地位是看浴室而不是免费。没有人会监督一位下午多次上厕所的大学教授。 但流水线工人没有这样的自由。此外,工厂也是一个没有尊严的地方。过去几年,我经常看到东西不见了,就要求保安人员搜查工人。所有的工人都不敢说什么。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总觉得愤愤不平:这也太有尊严了吧?早些年,无论是韩国老板还是台湾老板,都经常爆出负面消息,让人觉得工厂不是个好去处。

昨天,一位读者非常气愤地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流水线是工厂拼命挤压剩余价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你说是不是挤压很容易理解。另外,没有尊严,骂就骂,说扣工资就扣工资(以调休的名义),谁知道谁去!另一位读者说:自由对于人来说太宝贵了!工厂整天看着它的脸。工厂的报酬强调工作越多回报越多。其实在公司里,加班是浪费时间,加班是强制性的。以前在公司呆过,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师父辞职。他告诉我他要去装配线上工作,因为他羡慕工厂有更多的工作。我当时说,你在办公室工作几年了,能不能上流水线?他说他想在年轻的时候赚更多。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工厂了


结果,几个月后,他就听到了他从工厂辞职的消息。其实我师父还是能吃苦的,也是公司里勤奋的师父。他不能留在流水线上,可见工厂的工作强度。即使有人收入高,他们仍然在加班。我还有一个同事,他是 985 毕业的,是村上的第一个大学生。过年的时候,她回到了家乡。她遇到邻居,问她挣多少钱。她想了想,说了实话;邻居一脸不屑。后来,她很郁闷,把这件事告诉了我。邻居的意思是,她这些年读书是白费的。我说这怎么可能一样?我们有多舒服,我们每个人都有办公室,即使你睡在桌子上下午没人理你,工厂流水线还好吗?即使我们的收入不如别人,工作强度和自由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只看钱,如果是为了钱,那你就干脆做销售,佣金就更高了。

如果你下午在公司请假,很可能没有扣分,或者扣工时,在厂里请假没那么容易,你要申请各个级别的批准,你有找人做你的工作。 .环境问题也很糟糕。在许多工厂,棉绒和灰尘到处飞扬,工人甚至没有口罩,因此他们对生命绝望。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过去。他们并不是说他们为了钱而挣扎着生活,而是说他们从小物质上就比较丰富,比过去思考问题的时间要长。赚的钱恐怕还不够看病?如果这还不够,我以后的生活将无处可去,我现在卖命值得吗?过去的人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层次,而是想了也没用。

首先,让我们混淆现在,谈谈未来。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还不错吧。吃过一口饭的人,自然会考虑更长远,考虑未来发展等等。环境不好还有一个标准——你周围的人不思进取。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过。大多数人的学历很低。他们认为我的兼职学习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嘲笑我。我得请假参加考试。领导也趁机打压我。我觉得这个单位自己呆的时间不长,三观不相容。当然,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员工学历提升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会占用个人精力,意味着他们会请假,也意味着未来跳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全体员工的抵制实在是短视。有的工厂,有的行业,现在大概都一样了。当年他的父母,工人的大哥,进厂就是一个铁饭碗,他的面子多了。

当然,现在工厂里的设施看起来不错。比如我和爸妈一起上班,可以去工厂办幼儿园,中午自己做饭,下班后爸妈来接,然后坐工厂车回家。如果不小心调皮受伤,也可以使用工厂经营的医务室。现在的工厂大概不具备这个条件。现在的年轻人,要是进了工厂,估计连目标都难找了。社会地位低下,让大多数年轻人不愿进厂。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工厂了


事实上,不仅是工厂,很多看起来“不体面”的工作也很难找到。几年前我家装修过,装修师傅说其实做这个生意还是挺赚钱的,可惜儿子宁愿去公司找文员,也不愿意去上课。我心里想,虽然你的工作很赚钱,但你说出来的时候总是“不在舞台上”。当然,年轻人追求的是“高大上”的工作。当然,也许几年后,他发现表面光鲜亮丽,实际薪水“不在桌面上”,他可能会改变主意。

他家门口有一位王师傅。他开了一家饼干店多年,生意兴隆。他做的饼干香脆可口。王师傅和他的爱人,靠着这门手艺,也在大城市买了两套房子。遗憾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都不愿意“继承家业”,宁愿去公司工作。对此,王少爷也颇为无奈。他说:虽然我的工作“不在舞台上”,我可能赚到了钱,但现在的年轻人,唉!不但吃不下苦,连手艺都不想学。

扎根于城市的老一辈工匠们,或许想将自己的宝物传给下一代,但下一代却根本不领情。看过书的人都觉得,如果继承了父亲的遗产,这些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当年为了不进厂,我们拼命学习。这家工厂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该公司可能有它的缺点,并且有很多缺点,我稍后会详细说明。昨天有读者说:都是钱惹的祸。如果一个月2万元,看看有没有人进厂?如果达到那个程度,估计工厂会像过去一样变成“铁饭碗”。巴黎的街道清洁工同样有尊严。他们一个月赚两万,当然没有怨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年轻人   工厂   铁饭碗   可能会   师父   流水线   美文   尊严   邻居   工人   地位   读者   年轻   时间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