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

996这种工作模式其实目前一直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工作模式,很多人对于这种模式也是吐槽不断,但是为了自己的生计也不得已要继续努力,那么大家知道这个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996是什么工作模式,目前是否有相关部门来管这个模式了呢,接下来大家就跟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

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

日前,马云在谈到996工作制时说道,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骄傲了?BAT都是996,而且我认为这是我们修来的福报。如果把马云的这碗鸡汤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们这群人怎么这么矫情,一边受不了996,一边羡慕别人开法拉利。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我们的国家能有现在的局面,依靠的正是我们的智慧和勤劳,相比较于西方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地区来说,我们已经算是非常勤奋了,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我们付出更多,那么对于每个个人来说,不免是违背了一些人意愿。当然,站在马云的角度来说,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希望安抚员工情绪,让员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无独有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说过,每一个来到华为工作的人,都要有狼性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你把青春奉献给华为,华为也会给予你回报。在这里作者也说一句,为了梦想,为了事业,再苦再累也都是值得的,但前提是你的健康,如果健康都没了,谈梦想还有意义吗?

其实在小编看来,996工作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很好的,因为996工作制的公司一般情况下工资都会很高,而年轻人也是拼搏的时候,所以如果用高薪去督促996的话,也有不少人会卖命。

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

“996”工作制是 违法的!

我国法律对延长工作时间的上限有明确规定——劳动法第41条规定: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43条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因此,用人单位制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加班制度,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加班条款,均应认定为 无效!

996工作制是谁提出来的

996的效率和回报如何?

某手机厂商负责人:作为团队负责人,谁都希望员工能够996甚至拼命工作,业绩才有保障,但除非核心团队,大部分人很难做到996。

某芯片公司副总裁:如果想要高薪,就要对得起高薪,如果不在乎,可以选择稳定但相对低薪的工作,这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不过,他认为马云的讲话影响力不只是局限在互联网行业,会逐步影响到其他行业。

阿里某程序员:做“码农”几乎没有一天是不用加班的,996已经是最基础的情况。坦白讲,我不认同996,但是我认为做有意义的事和有成长的事超过996也未尝不可。我们之所以选择加班,无非是项目所需和时间紧任务重,像双十一大促这样的重要时间点,但996式的加班常态化并不可取。

京东员工(甲):目前上班都有间接的磨洋工心态,一直等到晚上9点下班,必须耗到995嘛,上班期间也啥都不敢做,担心做错了事被开,所以大家都在相互推事,一直推到九点,这样的工作非常没有意义。

京东员工(乙):我对996持开放态度。前年以管培生入职京东,在京东工作这些年晚上9点以后下班是家常便饭,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工作没办法在8小时内完成,另一方面是领导下班时间晚,自己不会比领导更早下班。

百度某员工:我所在的部门没有强制996,我个人的上下班时间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半。有时候,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也会留下来加班。但是,对于马云所说的996是福报,我不认可这个观点,这是在道德绑架。

如果公司真要实行996,那就必须与KPI挂钩。现在很多公司的996都是在磨洋工。如果改成了996,KPI翻倍,工资也应该翻倍。如果改了996,KPI没变化,那只能说明这人能力有问题。别人早九晚五能干完的活,他为什么非要加班才能完成?

如果有一天公司真的强制996了,我也可能会接受,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跳槽也比较难。

某女装电商员工:虽然电商运营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周末和节假日加班,但是出于业务压力等原因,员工被迫接受996的工作节奏。因为业绩压力,领导给我们打完鸡血强制要求大家不论时间地点秒回工作消息,真的接受不了。

虽然长期来看不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但是短期内我依然不会考虑更换工作,因为换工作的成本比接受996要高。

超时加班极易引发劳动争议

典型案例指出, 法律在支持用人单位依法行使管理职权的同时,也明确其必须履行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工作安排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否则既要承担违法后果,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劳动者依法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益,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超时加班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本次两部门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典型案例, 一方面提示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另一方面明确劳动者维权预期,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工作制   华为   翻倍   行政法规   劳动合同   劳动者   美文   高薪   员工   模式   领导   小时   时间   法律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