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监视敌情38

严密监视敌情

——观察兵眼中的自卫还击战之38

文 平伟明

越南老街市被我军从红河东西两岸突破占领后,陷入了巨大的恐慌,敌人意识到我军将会紧追不舍,乘胜追击,还有更大的战略在后面,急忙调动兵力,指示靠近中国边疆的北部地区的所有部队动员他们和中国军队作战,我军除了留守人员和清剿来不逃走及隐藏在市内的残余敌人,其余的部队继续往前开进。


严密监视敌情38


严密监视敌情38

我军开战头三天的战果是惊人的,伤亡也是巨大的。据战后统计,前三天的伤亡平均达到2000人左右,许多战士都是被敌人埋在边境一线的地雷、竹签、陷阱所伤,这种情况也是没有事先预料到的,后勤保障部门有点措手不及,前线野战医院接待人数远远的超过预测人数。

更有甚者,还出现被自己的炮火误伤人员,造成步炮协同不力,有的基层步兵指挥员,遇到攻击不力时,才想起还有炮火支援,当炮兵请求指示炮击的纵横坐标方位时,有的指挥员拿着地图,不知道要求火炮支援哪里,看不懂地图,不知道从地图上要打击点,致使我军进行炮火增援时,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各部队胜利的捷报和不幸的消息开始接连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下来,各路前线记者采访写下的通讯报道、消息,陆续公开发表在解放军报和军区内部报纸上,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们一起同行的贵阳兵齐晓光作为营部的通讯员,护送一位军事记者来到我们观察哨所的坑道里询问情况,采访观察哨长,透过高倍望远镜查看敌方情况。他们匆匆而来,急忙而走,前线需要记者们大量的采访,快速的编写,在匆忙中,我和齐晓光没说上几句话。激烈的战斗也说不了几句话,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任务,他保护好军事记者的安全,就是他的最高使命,最大的任务,而我们快速捕捉到敌人的运动状况,打击目标,快速的把判断结果,报告上前线指挥部,以达到快速地消灭敌人,就是我们最大的使命和最重要的任务。

前线记者是冒着生命危险把鼓舞人心的消息,激励斗志的捷报快速及时的传递给需要的人群,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任务,他们也是时代前沿的哨兵,用他们手上的笔,挎在胸前的照相机,使人们最大限度的关注战争,引起人们对勇敢士兵安危的担忧,战场进度的了解。

记者对我们同行的贵阳兵,方人民是这样描述的:边防军某部三连八班新战士方人民,今年一月份刚刚入伍,17日我自卫还击越南侵略军的战斗打响以后,他随部队渡过红河直插敌人阵地。一路上敌人的交叉火力威胁着我军的前进。部队摸清情况后,准备派人去爆破敌人的火力点,方人民要求班长派他去,班长说他不一定行,但他坚决要去,边说边解下子弹袋,带着六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出发了。

狡猾的敌人,分散隐蔽着,打几枪就缩回去,停一停又打。方人民走着走着,发现敌人在哪里打抢。他就往哪里甩一颗手榴弹,直到甩完六颗手榴弹,才发现据敌人火力点还有20来米,他奋不顾身地几个健步冲上去,把炸药包丢进敌人的火力点,自己闪到几步远的地方,一屁股坐在一棵大榕树下,忽然他听到背后有人说话,一回头发现他正巧又坐在敌人的另一个火力点上了。敌人正伸出枪口向他开枪,子弹从他腿边擦过。刹那间,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敌人的枪管,奋力夺了过来。这是一支自动步枪,他一阵横扫,就打死了火力点里的三个敌人,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这段文字发表在昆明军区内部报纸,《国防战士报》上。劝他不去,说他不一定行的那位班长,后来到了我们新组建的12连,当副指导员,也是贵阳人,他的名字叫马石祥。

坚决要去的方人民战友,凭着他的灵活和智慧,不仅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还顺带打死了要他命的敌人,凭他的勇敢和战绩,被军区授予一等功臣。是我们32个贵阳兵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功臣。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红河   火力点   贵阳   炸药包   越南   敌情   手榴弹   炮火   我军   军区   严密   美文   班长   前线   部队   敌人   记者   快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