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在爱的包容下发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段时间,头条新闻,辽宁葫芦岛一个妈妈因为什么办法都用到了 ,孩子还是不好好写作业,还总跟妈妈顶嘴吵架,她妈妈火冒三丈,终于这天拖着10岁的女儿去投海,想“通过这种方式吓唬小孩”。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导言 医学资料表明:恐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强烈的恐惧气氛和突发的恐惧事件,会使人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劣性刺激。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各组织器官较为脆弱,其功能不完善,防恐惧能力差,那怕是突然受到惊吓没有出现危急症状,恐惧情绪也会长时间滞留,使内分泌功能受损,导致发育减慢,语言障碍,听、视力下降和消化系统发生毛病。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和人格成长都非常不利。


一、今天我们只谈“吓唬”,吓唬是什么意思?

吓唬,就是使人害怕、恐吓。近义词有:威胁、恐吓、威吓、恫吓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要你了!”

“你再哭,再哭!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快点睡,再不睡,黑无常、白无常来抓你了。”

“你再闹,还不走!爸爸妈妈就把你丢在这里,不管你了。”

“你再不做作业,还这么闹,就把你交给老师,让老师罚你的站。”

“你再什么什么,就叫那个什么医生拿长针给你打扎针,好长好长的针啊”

“你再什么什么,就把你交给警察叔叔,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警察叔叔就是专抓坏蛋的。”

……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说这话的起因,往往是一点点小事,大人随口玩笑话或者是托口话。很多家长把它作为是对孩子的好,对孩子的爱,却不知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重!

如果你问说这话的人,“当真从今以后就不喜欢这孩子了吗?”,

他们会轻描淡写的说“要丢还不丢100回”,“哪能呢,逗他玩呢”, “就是吓唬吓唬他”。

这些类似语言都是吓唬孩子的。是父母出于管教孩子,但没有达到他们家长所希望管教的目的,而经常脱口就说出吓唬孩子的话,而且它的使用频率还很高。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曾经有机构对500名孩子进行调查,其中419名孩子被家长恐吓过,达到84%,有39%的孩子有心理阴影。

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将这些不和谐的言语沟通都归纳为暴力沟通。它比兵戎相见,肉体受伤,更容易伤害人,而且更加痛苦。

暴力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同时还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复杂化,产生的后果有时候会让我们自己都无法控制。


二、“吓唬”的坏处!

用脑科学专家指出: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发射的敏感时期,大脑呈现一片空白,它将毫无保留地吸收外界的一切信息。 特别是父母说的话,孩子是最相信的。 如果父母总是用威胁,恐吓的话来教育孩子,会让孩子缺乏对错误的认知。同时缺乏责任感,更会对未来产生恐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吓唬”这些言语只要一出口,孩子会觉得大人的爱是有条件的,不会永远去爱他(她),不是真心的爱他(她),可以随时不爱他,(她)随时遗弃他(她),时间久了,很多负面影响就体现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胆小懦弱,做事小心翼翼,惧怕失败 ,产生自卑感,心理障碍,不敢偿试新东西。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内心的恐惧感也在日益的加深,在这种恐惧感的作用下孩子会更加的怕事以及胆怯,甚至物极比反。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比如,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在跟我谈心的时候,他说,他家后妈对他很苛责,小的时候只要他有一点不听话,一点小失误,就说要把他丢到山里去喂狼。

所以这个孩子从小生怕做错一点事,总是用一种讨好的行为做违心的事迎合他后妈。

他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变得敏感、胆怯、刻板、不懂得变通。多次谈到等自己长大了要把他的继母也丢到后山去喂狼或是要掐死她。

后来慢慢长大长,上了大学,遇上了一个心爱的恋人,很久以后,才慢慢对这件事释怀。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在父母恐吓下成长,对孩子情绪是一种压抑,孩子在内心恐惧的趋势下,强迫自己做一些与内心相违背的事情,不是顺从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满足父母的意愿,这样容易培养成讨好型的人格,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2.缺乏安全感,多疑,容易产生恐惧,依赖性会更强

昨天早锻炼,听到小区的一位奶奶说,他们家孙女的一个男同学胆子非常小,不合群,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吭声,经常独自一个人,作业也写得很慢,有时候还乱发脾气。上学的时候他父母把他送到校门口,经常不让家长走,自己也不进校门,总是吭吭唧唧的。

缺乏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很不容易合群,容易被拒绝,也容易被欺负,常常处在担惊受怕之中。


3.危害身心健康,语言发育迟缓,内脏功能凌乱,孩子还容易出现暴力倾向

我家远房表妹家的孙子就容易产生冲动的行为,例如在饭桌上他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霸着,不许别人动筷子,谁动打谁,有暴力倾向。

喜欢交往却不会交往,在交往中表现出不主动、退宿、害怕,喜怒无常,爱冲动,出尔反尔,爱抢别人家孩子的玩具,别人抢他的玩具只会哭。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所以这些行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孩子在惊恐之后,还容易发高烧,说胡话,有的拉肚子,消化不良,呕吐,这些都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同时无法释放天性,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也非常不利。


4.错误引导,错误的把正义的警察、治病救人的医生、为人师表的老师引导成为一些家长用来恐吓孩子的对象。

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直被人们用来教育那些吓唬孩子们的家长。

大概意思是,8月7日宁波塘溪镇一名四岁的女孩和她妈妈分散走丢了,有个好心的人发现后叫来警察,当小姑娘看到警察时,她哭的更加厉害了,拼命的要挣脱警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半个多小时,她妈妈才找到她,小姑娘都哭的泣不成声了。

她妈妈说她平时就是用这种话来吓唬孩子,说她如果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她抓走。经常灌输警察叔叔专抓那些坏蛋和不听话的孩子。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错误的引导容易让孩子在关键的时候,做不出正确的选择,以致容易酿成大祸。

孩子怕警察真遇到坏人或紧急情况,不敢找警察,怕被抓走;

孩子成绩不好,没完成作业,怕碰到老师,怕老师体罚,罚站,这样孩子成绩更容易下滑,以至于厌学。

孩子真生病不敢出声,怕见到医生的,怕打针,可能影响最佳治疗时间;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错误引导有时候会导致上演“狼来了的故事”。

文章开头的故事,就是因为家里的父母对孩子的恐吓太泛滥,已致孩子已经有了免疫力,父母的话已经成了耳旁风,所以就导演了“狼来了的故事”,母女俩差点成为大海这条“狼”的美餐,被大海吞噬。


5.父母的尊严遭到挑衅,透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这样的孩子主要表现在,顶撞父母或者是故意用言语激怒父母,专和父母反着来,或者是耳旁风,根本就没听见。

有些错误的事情,明知是自己的错也不会承认,唯我独大,所有人都要听我的,也不懂得感恩。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前不久微信圈里有一则的故事:

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因对母亲不满,离家出走了。

因跑得急,什么也没带,一天下来又累又饿的,路过很多饭店,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没办法,只有干饿着。

实在没力气了,就在一家面馆门口蹲了下来,店主忙完看到了小女孩,觉得怪可怜的,就叫她进店了,并给她端上了一碗面,女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边吃边流着泪,吃完却扑通一下,跪在了老板面前,说谢谢老板,你是我的大恩人啊!

老板了解到,因为她和她妈一些言语不和,赌气跑出来的。

老板就训斥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一碗面,就感恩流涕的,那你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养这么大,竟然还恨他们,你这也太没良心了,早知道,我也不该给你这碗面。

老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你父母才是你最大的恩人,早点回去吧,他们都快急坏了,女孩才感激的点点头,回家了。


三,经常使用恐吓的言语是很难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的;温和沟通,平等相处,永远让孩子和父母心灵相通。

宋霭龄,宋美龄,宋庆龄是20世纪中国无法超越的“宋氏三姐妹”。她们各个出类拔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父亲宋耀如曾说:

只要一百个孩子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害怕不能得救?

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还刻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宋耀如在自己亲自设计的房屋后面开辟了菜园,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让她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无论工作如何繁忙,疲惫不堪,宋耀如一回到家总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陪他们一起做游戏或讲故事。

他认为,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孩子的天性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孩子的天性有八个:爱玩、爱热闹、爱问、模仿、好奇、善良、情绪化、依赖父母。

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保护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长大了有个幸福的人生。


梅耶马斯克一个单亲妈妈:从一无所有,到把三个娃都培养成亿万富豪,从不吓唬孩子们,也是遵循了孩子们的天性。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孩子们小的时候她除了挣钱,负责孩子们有一个藏身之地和吃饭穿衣是家长外,其他的时候他们更像是朋友、同事,在生活和工作中互帮互助,工作时,孩子们是她的小助理,她上T台,孩子们便在T台前排坐着自己看书。孩子们工作上遇到困难她在后面陪着、支持他们。

梅耶,她说,她从不给孩子检查作业,作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好只问他们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也从来不干涉孩子们的兴趣,管理好家庭,是她最大的责任。


父母亲是孩子最大的依靠,爸爸妈妈的话是最可信的。因为在小时候孩子处在懵懂的阶段,对于是非对错并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只能够按照父母所说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那么我们父母不管做什么都得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四、五点建议

良言一句冬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当不要吓唬孩子,要帮助孩子树立更加健全的人格。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1. 这样吓唬人的话,真心不说。无论是伴着愤怒的表情、威胁的表情、玩笑的表情,都憋在肚子里,哪怕肚子憋坏了也不能说。它会让孩子觉得,原来大人爱我是有条件的,大人的喜欢是随时可以收回的,或者大人的喜欢,根本就是玩笑式的。

如果真在不小心吓唬了孩子,做父母的马上意识到后,立即真诚的给孩子道歉,安抚孩子,给她一个拥抱,说一声对不起!

  1.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真心了解孩子,去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内心。

你说这话,其实并不是不喜欢孩子,是不喜欢当前发生的这件事,所以我们就要去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找到事情的真相,我们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决定,就不会随意的说出吓唬孩子的话,而是就事论事。

  1. 允许孩子和大人有不同的意见,孩子和父母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角色不同而已,大人小孩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自由的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家长不能随便发号施令指挥孩子,出现矛盾冲突时,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的责备孩子,吓唬孩子。
  2. 多陪孩子,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应该让他知道,你就在他身后支持着他,你关注着他。
  3. 既要尊重孩子,也不能没有原则,在平等沟通的情况下,要立下规矩,分清对错,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坚决予以正面的教育。
来自爸妈妈的“吓唬”多可怕……

家长们,请再也不要用“吓唬”的语言来伤害你的孩子,你做得到吗?

关注我,学习更多育儿之道!


图片来自于网络 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作业   美文   天性   叔叔   言语   大人   恐惧   可怕   家长   警察   父母   事情   错误   妈妈   老师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