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梦”的解读

《萧萧》“梦”的解读

文章中《萧萧》“梦”的解读,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是故事主人公,作为童养媳的萧萧的“梦”,十二岁的她便和年仅为三岁的丈夫结婚。“每日抱抱丈夫,也帮同家中作点杂事,能动手的就动手。又时常到溪沟里去洗衣,搓尿片,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在身边的小丈夫玩。”,就这样开始了她照顾小丈夫日常起居的生活。日子虽然表面上过得充实,然而却是一种“混”着过的虚度。例如在夜里睡觉时,常常做同龄人所做的梦,“梦到后门角落或别的什么地方捡得大把大把铜钱,吃好东西,爬树,自己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溜,或一时仿佛身子很小很轻,飞到天上众星中”,萧萧也是小孩,有着这样的梦是她有着浓重的童心的体现,她正是享受快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年纪,却承受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束缚与枷锁。同时婆婆如同压迫小草的石头,命令她裹胸等等习俗,一系列不符合她年龄段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让萧萧那颗童心梦渐渐消尽,她也从一位少女变成了少妇。

《萧萧》“梦”的解读

接着第二方面,是“女学生梦”,。女学生“从乡下人眼中看来,这些人都近于另一世界中活下的人,装扮奇奇怪怪,行为更不可思议”,然而萧萧听了祖父说起女学生的生活日常,打扮,出行,与男生交往等等,萧萧的心里便暗暗萌生了对女学生的向往,“做梦也便常常梦到女学生,且梦到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坐过那种自己会走路的匣子”,在这里“梦”实则是童养媳萧萧对于真正自由的渴求,即便她并不明确“女学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可她向往那个男女平等的世界,她与花狗的情愫也正是她受那个向往自由的世界的影响,然而后来她怀孕后,花狗逃避责任逃跑,她的失落、愤怒在与现实的消磨下,使她的女学生梦渐渐失去了生命力,沉与琐事中去了。

《萧萧》“梦”的解读

第三部分,是沈从文对于整个湘西地区的“湘西”梦,湘西是他的故乡。这里城乡差距巨大,思想落差很大,习俗落后,于是他虚构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女学生是沈从文对这个地方的美好“幻想”的一个象征,女学生代表着自由,代表着新思想,代表一定程度上的男女平等,总之是十分美好的一个愿望。


《萧萧》“梦”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湘西   童养媳   田螺   匣子   男女平等   童心   美文   习俗   大把   年纪   丈夫   日常   美好   代表   自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