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丹四十年

风雨同舟四十年

作者:刘生文

——写在我和秀芳结婚四十周年的日子

四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0年1月3日,架着双拐的我和如花似玉的秀芳终于结为幸福伴侣。

那天,是冬日少有的晴天,是上天有意赐给我们的一个好日子。

一个架着双拐的残疾民办教师,要和一个具有高中文化的漂亮姑娘成亲,在那个封闭落后的山乡,无疑于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把寂静的山乡搅动的波澜起伏。听到我们在1月3号大婚的消息,许多人都从远远近近的村落赶来看热闹。于是,我们的庄园就被围的水泄不通,仿佛人们是来赶一个大集。

婚礼是在我家大院子里进行的。许多人为了亲眼目睹一个残疾人成婚的场面,却爬上墙,坐在我家房沿上当看客。

对于我们的结合,许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于是,人群里就发出各种质疑的声音,搞的我狼狈不堪,真想逃之夭夭。

是任村支书的岳父替我解了围,他站起来扫视了来宾们一眼,心平气和的说:“肩上有力气的人,只能挑动百斤的担子,心里有力气的人,能挑动千斤的担子。我的三女婿刘生文,是个心里有力气的人,他能挑起千斤、万斤重担。不信么?他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把全校一个58人的烂班,教成全市一流的文明班级,他当上了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委书记都给他佩戴大红花呢!还有,刘生文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写的一手好文章,三丫头嫁给他,我打心眼里是支持的。今天我老汉把话搁这儿,我还有两个丫头,如果乡里还有哪个残废娃娃,能像刘生文一样有本事,我就把丫头嫁给他!”

我的老岳父啊,他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那一刻,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不混出个人样儿,我就不配活在世上!

命运之神总是不断地捉弄我,总是不断地把各种疾病和灾祸降临到我的头上,有时侯,面对磨难,我一次次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一次次,是我的爱妻,牵着我的手,一道走过急流险滩,一道走出人生的低谷。我的爱妻,她即是我心心相应的朋友,又是我柔情万种的伴侣,是她的存在,才让我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残疾人的人生价值达到了极致;是她的存在,才让我这个残疾人在世人面前挺直了腰杆、扬眉吐气。

对于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选择了写作,就如同走进了一片荊棘丛林,你将会遇到前所没有的困难。面对一次次投稿的失败,我打算放弃,重新选择一个谋生的职业,比如去街头学修鞋,再不就学缝纫,好歹还能挣几文果腹的碎银。写作,不但挣不来一分钱,还得倒贴不少邮票钱、稿纸钱、墨水钱,外加人们无尽的冷嘲热讽。而我的傻妻,她硬是认定我是一块当作家的料,就不断地给我加油。除此之外,爱妻也提起了笔,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的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剖析,一篇一篇写下去。常常是,我们夫妻俩同时往一种报纸或刊物上投稿。我心里明白,爱妻是给我充当垫背者,就是再失败,也不致于让我难堪,可怜天下妻子心啊!

也许是上帝可怜我们这一对在文学道路上屡遭失败的追梦人吧?终于,我们叩开了文学的大门。《中国妇女》、《现代妇女》、《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甘肃科技报》、《飞天》、《读者》、《家庭》等省内外上百家报刊不断发表我们夫妻二人的文学作品。我的多篇作品还获得了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多项国家级写作大赛奖及二十余项省级写作大奖。妻子及一对儿女的多篇作品也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国内多家媒体跟踪拍摄报道了我们这对历尽人生磨难的文学夫妻,中央电视台连续两次,报道了我们一家读书、写作,创办乡村文学社的事迹,1999年,我们夫妻双双加入了甘肃省作家协会。

爱妻秀芳是我们这个四口之家的擎天柱,他一人扮演了男人和女人的双重角色:赶车、耕田、锄禾,哺育孩子、料理家务、照管残疾的丈夫……我们的一对儿女,受到我和爱妻的影响,也迷上读书、写作。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在全国少儿报刊发表了十几篇作品,上中学后,不断在各种报刊发表作品,所得稿酬,解决了她上中学时的生活费用,还得了十几个全国征文大奖。我们也很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在儿子刚上小学时,我们就辅导他学写日记、短文,每天一篇,从不间断。8岁的儿子升入二年级,恰逢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首届儿童文学写作电视大赛,就将一篇近200字的短文《小铅笔头的故事》寄往北京中央电视台组委会,竞意外的获了二等奖。我带儿子免费上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晚会。据晚会主持人透露,我儿子是西北五省唯一的获奖者,也是全国年龄最小的作者,还得到全国几个艺术家赠送学习用品的恩惠!

爱妻因长期超负荷劳作,积劳成疾,患上了危及生命的“慢阻肺”、“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丧失劳动能力。而成为国家公办教师的我,也因长期伏案从事文秘工作,患了多种疾病,最为严重的是,双眼黄斑病变,就申请办理了病退,迁居凤县与儿子女儿生活在一起。

在凤县十年,我们老俩口相濡以沬、相互疼爱、相互学习。十年来,我们在和病魔搏斗的同时,还和两个孩子做了大量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受到各级组织表彰奖励。文学,是我们一家的精神追求,十年来,我们一家认真读书、创作,各自创作完成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自费印制了各自的作品集,总字数达350万。2016年由凤县宣传、文化、图书部门申报,我们一家被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

我们夫妻二人,风雨同舟四十年,不忘初心,与人为善,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还有对党的忠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附言:去年10月,被查出双眼黄斑裂孔、双眼视网膜脱落,双眼玻璃体脱离,双眼白内瘴,专家告知,属特急、特大眼科重病。先后住院长达一个多月,24小时一个姿势爬着,生不如死啊!第一次出院,作协提主席、盛主席、文广局戴双萍副局长、高有望老师,袁小平老师前来家中慰问。第二次住院期间,薛光丽、罗凤霜、杨莉三位老师前去医院探视。还有孟庆良,尹贵昌二位老师及凤州镇龙口社区张英刚书记也前来探视还有朗协的何勇健老师,王萍老师,刘萍老师,王建芬老师及作协多位老师给以精神上鼓励,借此小文千恩万谢!

由于双眼各做了三个大手术,眼内装入几样人工材料,眼部结构改变,视力大大下降,只能躺在床上,一只眼睛上扣着放大镜,分多个时间段,艰难地写下这段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凤县   双拐   中央电视台   黄斑   山乡   作协   甘肃   爱妻   残疾人   美文   报刊   双眼   风雨   儿子   夫妻   老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