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扬州八怪”最富盛名的,当属郑板桥。

郑板桥诗书画,世称“三绝”。

郑板桥画的兰、竹、石,均达到超一流的水平。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尤其是画竹,更是罕有对手。

郑板桥书法,亦是自成一体。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法,是以隶书为基础,掺杂了楷、行、篆、草诸种书体,辨识度极高。

郑板桥的书法章法,人称“乱石铺街”,错落有致,乱而有序,也极富个性特色。

可以说,在书画“二绝”上,郑板桥的地位无法撼动,在古代书画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之所以被划入“扬州八怪”阵营,是因为他个性中有“怪”的一面。

他的性格清高孤远,甚至带有一些叛逆的色彩,与普通人相比,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如普通人会说“吃亏倒霉”,他却说“吃亏是福”。

如一般人认为“聪明难得”,他却说“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这种个性,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一种清孤不等闲”。

这种孤冷清高的性格,呈现在他的诗书画中,就是两种清瘦挺拔、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

郑板桥的叛逆个性,也体现在他自撰的那幅对联中。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这幅对联鲜明表达了郑板桥的个性追求和审美格调——“去繁就简”“标新立异”。

郑板桥的诗歌格调趣味,也体现在这幅对联中。那就是清孤、简洁、创新的诗风。

郑板桥喜欢“以诗入画”。他的题画诗,达到诗意、画意、书法意“三意相通”的艺术效果。

这些题画诗,或营造独特意境,或抒发个人志趣,或阐释万物哲理,或融入人生感悟,均是相得益彰,饶有味道。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竹石》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新竹》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咏芭蕉》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这是一首咏物诗。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山中雪后》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是清代诗人郑燮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此诗作托物言志。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此诗也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咏雪》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题画竹·两枝修竹出重霄》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竹枝词·水流曲曲树重重》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竹》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题画兰》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刚毅   见景生情   板桥   删繁就简   修竹   扬州   立意   诗书   芭蕉   朝代   清高   清朝   美文   梅花   书法   诗人   性格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