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冬天,最浪漫而具情趣的莫过于赏雪吟诗了!徜徉其间,那美丽的北国风光,韵味绵长的古诗雅韵,似乎让人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

《诗经》中的冬天是“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多少凄惨,何等凛冽。杜甫更是直接写出“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诗句。对于李白来说,冬的严寒一点也不影响他的浪漫,“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当然也不影响王维的恬淡,“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之问的“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的美妙写到了极致,白雪如花,绽放在冬日,不输春天的桃李。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这首诗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刻画了一个垂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用“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史上著名的命题诗之一,被称为科考命题诗的典范。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是刘长卿代表作,也是著名的一首启蒙诗。相信不少人在儿时就学会了这首诗。关于这首诗的词语释义和意境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实则含义隽永。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4、《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全诗平淡质朴,却情感浓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5、《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这首诗准确地反映出了白居易诗歌“明白如话”的特点。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6、《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高适(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代表作,也是唐代送别诗中的精品。作者在与友人分别之时,打破了以往送别诗悲伤的感情基调,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最真挚的祝福。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岑参(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代表作,也是著名的边塞诗。全诗色彩绚烂,气势磅礴,意境鲜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8、《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夜雪》,是诗人熄灯睡觉后的所见所闻。诗人睡觉后想是睡不安稳,冰冷的枕被令他惊讶,说明今夜与往夜的冷不同,想必心中在想天为什么这样冷?接着就有了答案,窗户的明亮正是白雪泛光,说明天下着雪还有了厚厚的积雪,因而室内的忱被都不暖和了。

夜深了,随着气温的降低,雪越下越大。因为此时诗人是睡在铺里,虽未睡着,却看不到下大雪的景象。诗人知道下着大雪,是从大雪累积,压断竹子的声音判断出的。白居易写这首咏雪诗时,被贬江州司马,《夜雪》虽是用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却也隐隐透露出了自己孤寂的心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9、《对雪》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所作。下雪天真美,飘飞的雪花让诗人雅兴顿生,干脆坐到窗前赏雪,漫漫地雪积在竹子上,原本青色的竹子变得如白玉般。这似乎还不能让诗人尽兴,窗前无法看到宽广的雪景,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这一望到处白雪皑皑,大地洁净无比,不由感概那些人间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高骈这首七言绝句,借景抒怀,其境界超越了雪本身。诗人写雪盖尽人间恶路岐,更是通过写景表达期望白雪能够盖住人世间所有罪恶的心情!高骈世代为禁军将领,本人为唐末大将,在任上刑罚严酷,滥杀无辜,素信神仙,重用术士,后被部将所杀,但他是一个有才的人,也是一个较有争议的人物,他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更像是掩盖人们对他的不平。高骈能写出如此美妙而有内涵的诗实在难得!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0、《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宋黄昇《玉林清话》对三、四句很赞赏,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说真正读出了诗外之味。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1、《天净沙•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

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通过冷月、黄昏、雪山、水滨、淡烟、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

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2、《早冬》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

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

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3、《莎行·雪似梅花》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

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

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冬天,依旧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边塞诗   水滨   时序   寒夜   竹子   梨花   唐代   代表作   今朝   美文   意境   大雪   梅花   昨夜   孤寂   诗人   清新   冬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