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虽然彼此了解,但不一定彼此亲密

夫妻虽然彼此了解,但不一定彼此亲密

说到理解,在婚姻生活中,可能没有比夫妻更能理解对方的了。他们比较熟悉对方的生活习惯、爱好和各种观念。有人开玩笑说,由于疫情的蔓延,中国大部分地区终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和睦,呈现出丈夫日夜陪伴妻子,妻子日夜陪伴丈夫的和谐画面。当 两个人每天在一起时,相互理解的程度会增加,但是相互理解=真正的亲密吗?

而不是这样。人们可能彼此熟悉,相互理解,但却没有亲近感。因为敌人往往很了解对方,但他们一点也不亲近。同样,优秀的运动员也知道对手的动作和方法。战场上的士兵应该多了解对方,他们根本就不亲近。因此,恋爱中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很了解对方,但他们并不觉得彼此亲近,为什么?因为“亲密”的真正含义是彼此分享内心的感受,所以产生亲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分享彼此的感情,他们就算不亲密,也不会感到亲近。两个人在一起,无论是因为安全、方便,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也可以共享一个满意的生活。然而,这样的关系容易缺乏热情、关爱和成长。为了有亲密的体验,我们需要分享我们内心的感受,特别是关心和爱的感觉。就完美的关系而言,更黑暗和更消极的感情需要摆在桌面上分享。相反,亲密的人更愿意主动去了解对方。因为他们经常分享内心的感受,彼此亲近,彼此自由,这使得他们更愿意关注对方的外部事务和内部变化。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敞开内心?或者分享你内心的感受?

人们的行为一般是出于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出于恐惧,另一种是出于自信。出于自信的行动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而出于恐惧的行为则使我们感到沮丧和痛苦。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为自己筑起了许多心墙,大多数人都认同自己的心墙,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且形成了固定的观念。我们早就习惯了自我保护。我们觉得暴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评、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会接受我们内心深处的“魔鬼”:伤害、愤怒、嫉妒、仇恨、邪恶的欲望和可耻的贪婪。

我们觉得连父母都不能接受我们内心的这些东西,更别说别人了。亲密和坦率不等于死亡!我们最好不要隐瞒我的内心。不管它让我们感到更沮丧,更依赖毒品和酒精,还是更严重的疾病。至少我们不会被抛弃和鄙视。我们宁愿做一个慢性病患者,也不愿被人评判、否认,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然而,我们想得越多,就越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越想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开始明白我们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表象,我们发现这种认知都是幻觉。也许它会激励我们以各种方式追求我们的灵魂。不幸的是,这种尝试往往会导致新的自我错觉或更深的绝望,因为人类的自欺能力是如此的隐蔽,深藏在我们的心中。

智慧是知道你一无所知,而爱就是知道你拥有一切,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两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亲密   家庭和睦   疫情   美文   日夜   亲近   恐惧   自信   观念   内心   妻子   熟悉   丈夫   夫妻   感情   自我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