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散步对身体好吗?建议:50岁以后,散步时尽量注意这三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饭后的运动十分看重。

长期散步对身体有哪些好处的?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为人体带来很多的好处,散步属于一种低强度的锻炼方式,相比之下,更适合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那么他们饭后进行散步,会给身体带来具体的哪些好处呢?

01

促进肠胃蠕动消化

在吃完饭30分钟之后慢走散步,能够帮助肠胃蠕动,促进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对于那些肠胃虚弱的人来说,饭后适量散散步能够更快地消化食物,晚上睡觉之前让肠胃更加舒服,提高睡眠质量。

02

减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直以来,散步被视为最温和的运动,多项研究证明,每天坚持散步可以加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03

增强体质

散步也属于一种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提高自身的有氧量,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效果。

曾有研究表明,每天快步行走能够有效地降低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对三高患者老年痴呆,中风者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过了50岁以后,在散步时请注意以下三点:

1、控制好散步时间

很多人喜欢饭后进行散步,既有利于消食,也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但是对于超过了50岁的年纪,散步维持半小时就可以了,当然年轻人散步可以维持在45分钟左右。

对于岁数更大的老年人来说,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毕竟散步也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不是加重身体负担,不是吗?

2、控制散步的速度

50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在散步的时候切忌走速过快。

如果你是年龄比较大,心脏功能不是很健全,为了给心脏减轻负担,散步时间要短,散步速度要变慢,同时慢速也会防止身体发生其他的病症。

3、注意散步的姿势

大家在散步走路时,手可以握拳,但尽量不要太过用力手臂,要保持自然摆放,可以适当的加大步伐,在抬脚时也要注意高度,尽量在15~30厘米之间,抬腿过高的话,也会加重膝盖的负担。

跑步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适当听听歌与周围的人一边聊天,一边散步,更好地帮助身体放松。

结语:到了中老年时期,不妨经常散步,散步能够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等一些骨骼疾病,除此之外,在散步时也要注意也以上三点,这样身体才能够越来越健康,只有身体健康了,生活才能更加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慢速   身体   走下坡路   肠胃   美文   体质   饭后   心脏   负担   好处   食物   速度   疾病   风险   功能   建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