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1.海南鸡饭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海南鸡饭是中国海南省文昌市的传统风味名菜,为海南菜系。

海南鸡饭主要食材是鸡肉和大米,主要烹饪工艺是烫煮。海南鸡饭的主食材文昌鸡具有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入口喷香,爽滑异常的特点 。

2.竹筒饭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3.文昌鸡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海南文昌鸡,海南省文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文昌市在西汉时建紫贝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文昌县,历经2000多年,1995年撤县建市。是海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将军县,是被世界誉为东方奇迹——宋氏三姐妹的故乡。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皮薄嫩滑、肉味馥香的特点。

2004年09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南文昌鸡”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4.胡椒猪肚汤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胡椒猪肚汤是一道传统的药膳,制作原料主要有胡椒、猪肚、蜜枣,常用于脾胃虚寒。症见胃脘冷痛、得温则舒、腹用呕吐、饮食减少、四肢不温、形寒怕冷。亦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

5.加积鸭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而又以该镇加祥街一户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

其养鸭方法:先是给小鸭仔喂食淡水小鱼虾或蚯蚓、蟑螂,约二个月后,小鸭羽毛初上时,再以小圈圈养,缩小其活动范围,并用米饭、米橡掺和捏成小团块填喂,20天后便长成肉鸭。

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味道甘美。

6.东山羊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万宁市地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适宜东山羊生长。东山羊体型中等,躯体匀称,头部大小适中,耳小而直立,角呈外八字,面平额小而稍凸,颈部细长,眼睛有神,反应灵敏,背部平直,胸深宽,腰紧凑,四肢结实,腿部肌肉发达,蹄质坚实,毛色纯黑油亮,无杂色。东山羊鲜肉肉质鲜红有光泽,致密有弹性,皮薄呈灰白色,脂肪呈淡黄色,具有新鲜羊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经传统方法烹饪后,肉嫩汤白,肥而不腻,味香且无膻味 。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万宁东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7.和乐蟹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和乐蟹,海南省万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和乐蟹学名锯缘青蟹;别名虫寻、青蟹,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虽然在广东、福建等地也有产,但是与产于和乐镇东海岸的小海一带的这种螃蟹相比,脂膏、口味都要逊色许多。在和乐镇,以港北、乐群村一带的螃蟹最有名,其膏满肉肥为其它蟹种罕见,特别是脂膏,金黄油亮,如咸鸭蛋黄,富含营养。这在其它地方都是不多见的。

2007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和乐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8. 燕稞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俗称“薏粑”。其流传历史久远,民间制作相当普遍,在海南农村不少地方,每逢入屋和孩子满月等喜事,亲朋都要送一筐或一担燕稞以示祝贺。近年来,它开始走出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列为“中华名小吃”之列。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文昌县时,县政府用燕稞招待,总理品尝后大为赞赏。

9.抱罗粉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抱罗粉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种特色小吃,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了。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 。抱罗粉的汤较甜,但是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 其味妙不可言。

10.海南粉


全国特色名吃大盘点——海南篇

海南粉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小吃,属于海派菜。该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

海南粉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排名不分先后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定安县   文昌市   海南   黎族   和乐   文昌   脂膏   海南省   东山   油亮   竹筒   胡椒   美文   中国   标志   传统   特色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